解惑疾病

寶寶發熱還抽筋 處理不當很危險

近期感冒發燒的孩子很多, 熱性驚厥是小兒常見的驚厥之一, 高發於6歲以內的孩子。 這麼小的孩子發熱又突發驚厥, 家長不免慌了神, 手足無措。 那麼, 到底什麼是熱性驚厥?爸媽碰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

南京市兒童醫院神經內科的陳靜副主任醫師介紹, 熱性驚厥是小兒神經內科常見病, 是指在發熱過程中出現驚厥發作。 大多數患兒的發作時間在1-2分鐘左右, 不超過5分鐘可自行緩解, 6歲之後不再出現。 該病主要是由於孩子的腦發育不完全, 在感染發熱(常見上呼吸道感染、咽峽炎、腸炎等)的過程中突然出現全身性或局灶性抽搐,

可伴有意識障礙, 且發熱可發生在驚厥的前、中、後任何一個時期。

當孩子6歲後隨著大腦發育的完善, 大多數患兒不再出現熱性驚厥發作, 智力運動發育正常。 但是, 由於家長對孩子驚厥發作相關知識的缺乏和恐懼, 在發作過程中對孩子的處理方法可能不恰當, 甚至有很危險的地方, 希望能普及相關知識, 增強對孩子的保護。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突發抽搐, 昏倒在地, 特別害怕孩子會咬破舌頭, 急忙往嘴裡塞東西(如毛巾, 筷子, 甚至手指等), 甚至強行喂水、喂藥, 希望能控制發作, 殊不知這些舉動是萬萬不可的, 而且部分家長還會給孩子掐人中、虎口等部位。

陳主任解釋道:“我很能理解作為家長當時因為過於焦慮出現的這些行為,

但是我們需要掌握發作時正確的處理方法。 首先, 家長應該做的是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 儘量讓孩子側臥, 維持呼吸道暢通, 防止口腔嘔吐物、分泌物等誤吸入氣管阻塞呼吸道造成窒息。 切忌不能放置毛巾、手指等物品, 更不能此時強行餵食、喂水、灌藥等, 這些極有可能造成患兒異物誤吸入呼吸道, 無法正常呼吸, 危及生命。 而且, 掐人中、掐虎口等行為並不能縮短孩子的發作持續時間, 很多家長因為恐懼用力過猛, 可能會造成人為損傷。

另外, 特別希望家長此時能儘量保持冷靜, 保證孩子安全的基礎上拿出手機拍攝發作的整個過程, 同時記錄了發作表現和持續時間, 給就診醫師直觀的臨床資料,

以便於正確的診斷和治療。 同時, 特別提醒家長, 如果驚厥發作超過五分鐘, 家長需儘快將孩子送至附近的醫院。

還有一個家長特別擔心的問題是:“我的孩子熱性驚厥發作後會不會轉為癲癇?”專家表示, 熱性驚厥患兒多數預後好, 但出現以下情況時, 其風險增大:

1、低熱抽搐, 體溫低於38℃就發生驚厥發作;

2、24小時內抽搐在兩次或以上;

3、抽搐表現為局灶性發作, 如一側肢體抽搐, 發作後一側肢體活動較前不靈活;

4、發作持續時間超過15分鐘;

5、6歲後仍有熱性驚厥;

6、半年內發作超過3次, 或一年內超過5次。

陳主任提醒家長, 如果孩子的驚厥出現了以上任何一種情況, 建議家長最好去小兒神經專科門診就診, 遵從專科醫師的建議和治療,

必要時可做腦電圖和熱敏感基因(如SCN1A基因)的檢測。 需要注意的是, 如若需要做腦電圖檢查最好在熱退兩周後, 以免發熱對腦電圖的影響, 影響判讀。

張艾萱於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