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合掌消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植物名實圖考》:合掌消, 江西山坡有之。 獨莖脆嫩如景天。 葉本方末尖, 有疏紋, 面綠, 背青白, 附莖攢生, 四面對抱, 有如合掌,

故名。 秋時梢頭發細枝, 開小紫花, 五瓣, 綠心, 子繁如罌粟米粒。 根有白汁, 氣臭。

【拼音名】Hé Zhǎnɡ Xiāo

【英文名】Root of Amplexicaul Swallowwort

【別名】土膽草、合掌草、神仙對座草、硬皮草、合同硝、腫三消、牛皮消、扶地龍、水馬尾、抱莖白前、野豆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蘿藦科。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Cynanchum amplexicaule( Sieb.et Zucc) Hemsl. Var. castaneum Makino[Vincetocicum am-plexicaule Sieb. Et Zucc. Var. castaneum Kitag.]2.Cynanchum amplexicaule (Sieb. Et Zucc.) Hemsl.[Vincetoxicum amplexicaule Sieb. Et Zucc.]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 洗淨, 曬乾或鮮用。

【原形態】1.紫花合掌消, 多年生直立草本, 高約50—100cm。 全株含白色乳液;除花萼、花冠被有微毛外, 余皆無毛。 根須狀, 形似白薇而較疏。 葉對生, 無柄;葉片薄紙質, 倒卵狀橢圓形, 先端急尖, 基部下延近抱莖, 上部葉小, 長1.5-2.5cm, 寬7-10mm, 下部葉大, 4-6cm,寬2-4cm。 多歧聚傘花序頂生及腋生;花直徑約5mm;花冠紫色;副花冠5裂, 扁平;花粉塊每室1個, 下垂。 蓇葖單生, 剌刀, 長約5cm。 花期春, 夏季之間, 果期秋季。 2.黃綠花合掌消本種與紫花合常消的區別為;花黃綠色。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500-1000m的山坡草地、田邊、濕草地或沙灘草叢中。

資源分佈:1.分佈于東北及內蒙古、河北、陝西、山東、江蘇、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西等地。 2.分佈于黑龍江、遼寧等地。

【性狀】(1)紫花合常消 根莖圓柱形, 粗短, 呈結節狀, 上面有圓形凹陷的莖痕或殘存莖基, 下面簇生多數細而長的根。 根長約20cm, 直徑不及1mm,彎曲, 表面黃棕色, 具細縱紋。 質較脆, 易折斷, 斷而平坦。 氣特異, 味微苦。 (2)黃綠花合掌消 與紫花合掌消類同。

【化學成份】黃綠花合掌消根中含甾體甙成分。 分離到白前甙元(glaucogenin)B和白前甙元-C-單-D-黃花夾竹桃糖甙(glaucogenin-C-mono-D-thevetoside)。

【性味】味苦;辛;性平

【歸經】肺;脾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風濕;活血消腫。 主風濕痹痛;偏頭痛;腰痛;月經不調;乳癰;癰腫疔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5—30。 外用:搗敷或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

1.《植物名實圖考》:根:消腫, 追毒。

2.《湖南藥物志》:全草:祛風, 消腫, 行氣。

3.《江西草藥》:根:行氣活血, 消腫解毒。 治乳癰, 睾丸腫痛, 濕疹, 偏頭痛, 急性肝炎, 急性胃腸炎, 月經不調, 腰腹脹痛, 毒蛇咬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