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菟葵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唐本草》

【拼音名】Tú Kuí

【別名】莃(《爾雅》), 天葵(《本草圖經》), 棋盤菜(《植物名實圖考》), 乳癰藥(《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菟葵的莖葉。 夏、秋採收。

【性味】《唐本草》:甘, 寒, 無毒。

【功能主治】

治淋病, 小便不利, 乳癰, 瘡腫。

①《唐本草》:主下諸石五淋, 止虎蛇毒。

②《開寶本草》:別本注雲, 蛇虎毒諸瘡, 搗汁飲之及塗瘡, 能解毒止痛。

③《本草圖經》:葉主淋瀝熱結。

④《廣西藥植名錄》:治乳癰, 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或搗汁。 外用:搗敷。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