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兒童血常規怎麼看?

在小孩子身體出現一些不適症狀的時候, 很多人會根據經驗盲目下判斷, 其實這種做法很危險, 有可能會判斷錯誤病情, 從而耽誤疾病的治療, 所以最好到醫院去血常規檢查, 通過這項科學檢查可以真正的瞭解孩子的病情, 這樣才能找到正確的治療方法, 那麼孩子做血常規檢查的化驗單該怎麼看呢?

兒童血常規怎麼看?" alt="兒童血常規怎麼看?" />

兒童血常規怎麼看?

先來看化驗單中的第一項CRP。 CRP就是C反應蛋白, 很多大醫院都開展微量血CRP的檢查。 這是一個初篩的檢查, 可以判斷孩子是不是細菌感染。 白細胞也可以判斷孩子是不是細菌感染, 但CRP更敏感一些, 它比白細胞出現的時間更早。 同時CRP還是疾病全身反應的指標, 如果數值高出正常值數倍, 往往提示病人身體的多個臟器受到損傷。 另外, CRP還和一些嚴重疾病有關係, 比如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川崎病、風濕熱等。

白細胞高不高。 一般來說, 如果白細胞的數量大於10000, 就提示孩子有細菌感染, 需要使用抗菌素。 白細胞的數值越高, 說明細菌的毒力越強或者細菌的數量越多。

但有時候白細胞特別高, 不見得就一定是細菌感染, 白細胞內還有淋巴細胞和中性粒細胞。

如果孩子患有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 他體內的淋巴細胞就特別高, 所以白細胞總數也特別高, 可能達到20000, 甚至30000, 實際上這裡面大部分是淋巴細胞, 而不是中性粒細胞。

看中性粒細胞的百分率, 數值越高, 說明疾病還在發展, 有可能進一步加重。

中性粒細胞主要是針對細菌的, 當孩子的身體受到細菌感染的時候, 中性粒細胞就會增加, 來殺死細菌。 如果中性粒細胞百分率降低, 淋巴細胞百分率相應地就要升高, 說明孩子可能是病毒感染。

看中性粒細胞的絕對值, 如果它低於正常值, 說明有病毒感染。 中性粒細胞的絕對值越低, 說明病毒感染的程度越嚴重。 如果高於正常值, 說明是細菌感染。 有些孩子, 他們體內的白細胞總數不太高, 但是中性粒細胞絕對值很高, 這預示著孩子的發熱會越來越厲害。

看血小板, 血小板的數值越高, 說明孩子感染的次數越多。 這個孩子的血小板是正常的, 很多反復感染的孩子, 血小板數值都是400萬、500萬。

看嗜酸細胞(EOS)絕對值和嗜鹼性細胞(BASO)絕對值,

它們是判斷孩子是否過敏的指標之一。 從表格中可以看到:這個孩子的嗜酸性細胞絕對值是, 正常值是乣, 高出正常值很多, 說明孩子過敏很嚴重, 說明這個孩子這次生病是在過敏基礎上受到感染導致的。

看單核細胞百分率和單核細胞絕對值。 單核細胞是吞噬細胞, 吞噬細胞對病毒和細菌都有作用, 不管是病毒感染、細菌感染還是支原體感染, 吞噬細胞就會第一個出現。 單核細胞越高, 說明孩子這次發熱的程度越嚴重, 持續的時間也越長。 從表格中可以看到它的正常值不超過10, 如果孩子的單核細胞百分率超過18, 他一定會高燒3天以上才能好轉, 不管用什麼藥。

從這個化驗單中, 可以看出這個孩子過敏症狀明顯,

同時又合併細菌感染, 咳嗽可能比較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