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創傷性窒息介紹

創傷性窒息是鈍性暴力作用於胸部所致的上半身廣泛皮膚、黏膜、末梢毛細血管淤血及出血性損害, 是閉合性胸部傷中一種較為少見的綜合征。 其發生率約占胸部傷的2%~8%, 多見於胸廓彈性較好的青少年和兒童, 多數不伴胸壁骨折。 但當外力過強時, 除可伴有胸骨和肋骨骨折以外, 尚可伴有胸內或腹內臟器損傷, 以及脊柱和四肢損傷, 亦可發生呼吸困難或休克。

病因

常見的致傷原因有坑道塌方、房屋倒塌和車禍等擠壓。 當胸部和上腹部遭受暴力擠壓時, 傷者聲門突然緊閉, 氣管及肺內空氣不能外溢, 兩種因素同時作用引起胸內壓驟然升高, 壓迫心臟及大靜脈。 由於上腔靜脈系統缺乏靜脈瓣, 這一突然高壓使右心血液逆流而造成末梢靜脈及毛細血管過度充盈擴張, 併發廣泛的毛細血管破裂和點狀出血, 甚至小靜脈破裂出血。

2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為面、頸、上胸部皮膚出現針尖大小的紫藍色淤斑, 以面部與眼眶部為明顯;口腔、球結膜、鼻腔黏膜淤斑, 甚至出血;視網膜或視神經出血可以產生暫時性或永久性視力障礙;鼓膜破裂可致外耳道出血、耳鳴, 甚至聽力障礙。 傷後多數病人有暫時性意識障礙、煩躁不安、頭昏、譫妄, 甚至四肢痙攣性抽搐, 瞳孔可擴大或極度縮小。 上述表現可能與腦內輕微點狀出血和腦水腫有關。 若有顱內靜脈破裂, 病人可發生昏迷或死亡。

3檢查

1.X線胸片

是診斷肺挫傷的重要手段。 其改變約70%病例在傷後1小時內出現, 30%病例可延遲到傷後4~6小時出現, 範圍可由小的局限區域到一側或雙側, 程度可由斑點狀浸潤、彌漫性或局部斑點融合浸潤、以致彌漫性單肺或雙肺大片浸潤或實變陰影。

經治療後一般在傷後2~3天開始吸收, 完全吸收需2~3周以上。

2.CT檢查

對肺挫傷提出新的病理觀點, X線平片上所顯示的挫傷表現在CT片上是肺實質裂傷和圍繞裂傷周圍的一片肺泡積血而無肺間質損傷。

其實對單純創傷性窒息者僅需在嚴密觀察下給予對症治療, 半臥位休息、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適當止痛和鎮靜, 以及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等。 一般應限制靜脈輸液量和速度。 皮膚黏膜的出血點或淤血斑無須特殊處理, 2~3周可自行吸收消退。 對於合併損傷應採取相應的急救和治療措施, 少數傷患在壓力移除後可發生心跳、呼吸停止, 應做好充分搶救準備。 創傷性窒息本身並不引起嚴重後果,

其預後取決於胸內、顱腦及其他臟器損傷的嚴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