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股骨頭缺血壞死做這種操能鍛煉功能

□金陵晚報記者 李有明 通訊員 嵇旭東 朱諾

股骨頭缺血壞死, 又稱股骨頭無菌壞死, 是各種原因導致股骨頭供血及微循環障礙, 繼而導致股骨頭結構改變、塌陷, 引起關節功能障礙的疾病。 常見病因有外傷(如股骨頸骨折)、長期使用激素治療、過度飲酒、紅斑狼瘡、高脂血症、鐮刀紅細胞貧血、妊娠、減壓病等。

南京市第二醫院介入血管科王湧臻主任醫師介紹, 股骨頭缺血壞死多為雙側發病, 未經有效治療將會在1-4年內進展到股骨頭塌陷, 而引起明顯的疼痛、跛行, 活動障礙。 多數患者不得不行人工關節置換,

但“人工關節”壽命有限, 患者一生可能要面臨兩次以上的置換, 且手術創傷較大, 將會給患者帶來沉重的經濟和身心負擔。

股骨頭缺血壞死的症狀和體征

早期或極小病灶的股骨頭缺血壞死可無任何症狀, 典型的可表現為髖部疼痛, 是患者就診的最常見原因。 疼痛常局限于髖關節周圍, 無放射痛、夜間痛, 休息或口服鎮痛藥物可緩解。 髖關節作屈曲、外展、外旋(“4”字試驗)時會誘發或加劇疼痛。 查體可發現腹股溝中點壓痛, 若疾病進展, 可伴下肢軸向叩擊誘發髖部疼痛、髖關節活動範圍受限及行走受限、跛行等。 若股骨頭塌陷, 可伴下肢短縮畸形、骨盆代償性傾斜。

股骨頭缺血壞死的分期

Ⅰ期:影像學上不能發現或僅有輕度表現,

患者僅表現為髖部疼痛。

Ⅱ期:影像學上可見股骨頭變扁平, 其內散在的硬化和囊變。

Ⅲ期:影像學上可見股骨頭扁平或新月征, 股骨頭塌陷。

Ⅳ期:影像學上為骨關節炎表現, 關節間隙狹窄, 髖臼累及, 關節破壞。

股骨頭缺血壞死的介入治療

介入治療(動脈溶通術)作為一種微創療法治療股骨頭缺血壞死, 明顯優於傳統的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 具有創傷小、療效好、恢復快、費用低的特點, 其方法是通過導管直接將血管活性藥物注入股骨頭供血動脈, 使高濃度藥物迅速發揮作用, 從而改善股骨頭的供血情況, 有利於壞死骨質被吸收, 新生骨形成。

尤其對早期(Ⅰ期、Ⅱ期)未變形股骨頭壞死患者, 介入導管治療可以直接改善股骨頭周圍的供血情況,

增加患側側支迴圈和疏通股骨頭營養血管, 並可能實現逆轉。 而對於中晚期(Ⅲ、Ⅳ期)股骨頭有形變的患者, 也能夠有極大的改善作用, 延緩其繼續發展。 術後結合“股骨頭功能鍛煉操”, 在恢復期堅持鍛煉, 對於介入治療方法起到了協同作用, 對於改善微循環、關節活動的恢復更為明顯。

股骨頭壞死常用功能鍛煉操

根據臨床理論結合多年經驗, 南京二院介入科編排了一套功能鍛煉操, 目的在於結合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介入治療, 恢復髖關節的活動範圍, 以及緩解周圍肌肉萎縮的狀況。 該保健操具有實用、科學、全方位的特點, 適用於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各期患者。 王主任說, 該保健操以床上鍛煉為主,

對於行股骨頭動脈融通術術前及術後患者的功能鍛煉, 均有顯著效果, 同時對於中老年朋友也有一定的預防保健功效。

需要提醒的是, 股骨頭壞死常用功能鍛煉操有3點注意事項:1、每節鍛煉做10-20次, 每日兩次由少到多循序漸進, 不可過量, 以免疲勞;2、初始鍛煉時某些動作可能做不到位, 不必強求, 逐步鍛煉自能達到標準;3、做操時要心態平和, 用力適度。

第一節 直腿抬高

體位採取平臥位, 全身放鬆, 單腿伸直抬高, 從0開始, 反復鍛煉, 逐漸達到90-100。

目的:練習髖關節直腿屈曲和腰髖肌及大腿肌群。

第二節 屈膝分合

體位採取平臥位, 雙膝屈曲90, 進行有節奏的雙膝分展合併, 逐漸分膝貼近床面。

目的:鍛煉髖關節外展和內收肌群。

第三節 直腿分合

體位採取平臥位, 全身放鬆, 進行有節奏的分展合併。

第四節 直腿內外旋

體位採取平臥位, 兩足分開30釐米, 用大腿帶動小腿、兩足尖內旋、外旋, 雙足內外旋應儘量貼近床面為標準; 反復逐漸達到180內外旋活動。

目的:練習髖關節內外旋轉。

第五節 屈髖屈膝空蹬

體位採取平臥位,屈髖90,屈膝90,大腿帶動小腿,髖部活動,向前直線蹬出,雙側交替運動。

目的:鍛煉髖關節前後活動和大腿肌群。

第六節 直腿後伸

體位採取臥俯位,全身放鬆,然後單腿向後抬高,從0開始,反復鍛煉,逐漸達到後伸30-40。

目的:鍛煉大腿肌群及腰臀部肌群。

第七節 站立下蹲

體位採取直立位,雙足分開30釐米左右,雙手抓緊床頭,手臂伸直,屈膝下蹲,反復站立下蹲,雙足跟不離地面,下蹲時後臀部貼近小腿後側面。

目的:練習髖關節及膝關節屈曲下蹲及相應肌群。

第八節 腿部放鬆

做完以上全套動作後,雙掌置於大腿前側,反復放鬆腿部肌肉,以緩解鍛煉後緊張的肌群,並促進血液迴圈。

雙足內外旋應儘量貼近床面為標準; 反復逐漸達到180內外旋活動。

目的:練習髖關節內外旋轉。

第五節 屈髖屈膝空蹬

體位採取平臥位,屈髖90,屈膝90,大腿帶動小腿,髖部活動,向前直線蹬出,雙側交替運動。

目的:鍛煉髖關節前後活動和大腿肌群。

第六節 直腿後伸

體位採取臥俯位,全身放鬆,然後單腿向後抬高,從0開始,反復鍛煉,逐漸達到後伸30-40。

目的:鍛煉大腿肌群及腰臀部肌群。

第七節 站立下蹲

體位採取直立位,雙足分開30釐米左右,雙手抓緊床頭,手臂伸直,屈膝下蹲,反復站立下蹲,雙足跟不離地面,下蹲時後臀部貼近小腿後側面。

目的:練習髖關節及膝關節屈曲下蹲及相應肌群。

第八節 腿部放鬆

做完以上全套動作後,雙掌置於大腿前側,反復放鬆腿部肌肉,以緩解鍛煉後緊張的肌群,並促進血液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