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嬰兒顱內出血的症狀

我們會看到, 一些孩子才剛下地就被醫生診斷出來患有顱內出血的現象, 顱內出現也四一種疾病, 並且發生在孩子身上的話也是很嚴重的一種疾病, 顱內出血之後孩子會持續的昏迷, 這樣的症狀很多早產兒都是會發生的, 而孩子的顱內出血有很多症狀表現的, 我們作為父母的在孩子出生後就要觀察孩子是否有這樣的症狀, 那麼嬰兒顱內出血有哪些症狀呢?

1、腦出血

腦出血系指腦實質內血管破裂所致的出血, 常見於大腦半球, 幕下腦出血(小腦或腦幹)較少見, 發病前可有外傷, 過度興奮等誘因。 起病較急, 常見表現有突發頭痛、嘔吐、偏癱、失語、驚厥發作、視物模糊或偏盲、感覺障礙、呼吸改變、意識障礙等。 重症患兒一般均有明顯的生命體征的改變, 並易伴發消化道出血, 心肺功能異常, 水、電解質紊亂, 特別嚴重者可伴發腦疝死亡。 血腫破入蛛網膜下腔者常有明顯的腦膜刺激征,

腦室出血常表現為深昏迷、四肢軟癱、早期高熱、雙側瞳孔縮小、去腦強直樣發作。

2、原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

原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是指非外傷性原因所致的顱底或腦表面血管破裂, 大量血液直接流入蛛網膜下腔。 常起病急劇, 主要表現為血液刺激或容量增加所致的腦膜刺激征和顱內高壓征, 如頸項強直、劇烈頭痛、噴射性嘔吐等。 半數以上病例出現意識障礙、面色蒼白和驚厥發作。 病初2~3天內常有發熱, 大腦凸面血管破裂所致的蛛網膜下腔出血。 若病變部位靠近額葉、顳葉時, 常可出現明顯的精神症狀, 可表現為胡言亂語、自言自語、模仿語言和摸空動作等。

3、新生兒顱內出血(NICH)

主要包括腦室周圍-腦室內出血、小腦出血、原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和硬膜下出血四種類型。 腦室周圍-腦室內出血主要發生於胎齡較小的未成熟兒, 源于室管膜下的生髮層毛細血管破裂所致, 多於生後24~48h內發病。 多數起病急驟, 進行性惡化, 生後不久即出現深昏迷、去腦強直與驚厥, 多於數小時內死亡。 少數開始時症狀不典型, 可有意識障礙、限局性“微小型”驚厥、眼球運動障礙、肢體功能障礙等。 症狀起伏, 時輕時重, 多能存活, 但易併發腦積水。 小腦出血可因壓迫腦幹而出現四肢癱瘓、呼吸淺表、反復窒息發作等, 均於病後36h內死亡。 新生兒蛛網膜下腔出血臨床表現與出血量有關, 輕微出血時可無任何症狀與體征, 僅有血性腦脊液,

常見於早產兒。 出血較多時, 常於生後2~3天出現嗜睡、驚厥, 可致出血後腦積水, 多見於足月兒。 大量出血較罕見, 病情嚴重, 生後不久即死亡。 新生兒硬膜下出血臨床表現與前面所談到的硬膜下出血相類似。

一定要注意了, 嬰兒患上顱內出血這種疾病對嬰兒的身體來說危害是很大的, 如果不及時治療的話對嬰兒的生命來說都會有嚴重的問題, 如果孩子平安度過七天, 那麼孩子的疾病就會慢慢的控制下來, 如果七天之內孩子的症狀越來越糟糕了, 那麼就要注意了, 這個時候要堅持給孩子治療, 不要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