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癜癇的症狀和治療方法是什麼?
癲癇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屬於一種比較常見的身體疾病, 而小兒癲癇也是比較常見的疾病, 小兒患有癲癇對成長十分有影響, 同時還會容易損傷身體的健康, 而小兒癲癇會在發作的時候出現抽搐的症狀, 同時瞳孔也會擴大, 呼吸急促, 或者是呼吸暫停等狀態, 不能言語等症狀。
小兒癲癇發作時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 但都具有突發突止和週期性發作的特點。
小兒常見的有大發作、失神小發作及小兒良性癲癇。 大發作時患兒突然神志喪失, 呼吸暫停, 面色青紫, 瞳孔散大, 四肢強直, 雙手握拳, 然後轉入陣發性抽搐, 口吐白沫, 發作一般持續1-5分鐘。 失神小發作的小兒表現為突然意識喪失, 活動中斷, 兩眼凝視或上翻, 但不跌倒, 不抽搐, 歷時1-10秒鐘, 發作後意識很快恢復。
小兒良性癲癇發作時多為一側面、唇、舌的抽動,
癲癇的治療原則是以早為宜, 小量開始、規律服藥、療程要長。 藥物種類或劑量的增減均應循序漸進, 否則, 可能引起藥物過量或癲癇發作。 通常抗癲癇藥需用至未次發作後2-4年,
小兒的組織器官柔嫩, 功能不完善, 對抗癲癇藥的吸收、分佈、代謝、排泄等都不同于成年人, 用藥過程要根據這些特點來斟酌分析靈活應用, 強調個體化, 控制副作用, 採用綜合療法, 標本兼治。
1、根據癲癇發作類型選擇安全、有效、價廉和易購的藥物。
2、藥物劑量從常用量低限開始, 逐漸增至發作控制理想而又無嚴重毒副作用為宜。
3、給藥次數應根據藥物特性及發作特點而定。
4、一般不隨意更換或間斷, 癲癇發作完全控制2-3年後, 且腦電圖正常, 方可逐漸減量停藥。
5、應定期藥物濃度監測, 適時調整藥物劑量。
1、小兒癲癇大發作開始, 應立即扶孩子側臥防止摔倒、碰傷。
2、頭側立, 使唾液和嘔吐物儘量流出口外。
3、防止舌咬傷, 可將手帕卷成或用一雙筷子纏上布條塞入其上下牙之間。
4、抽搐時, 不要用力按壓孩子肢體, 以免造成骨折或扭傷。
5、發作過後昏睡不醒, 盡可能減少搬動, 讓孩子適當休息, 可給吸氧氣。
6、已摔倒在地的孩子,
7、有癲癇病史者, 必須按醫囑規律性地服用抗癲癇藥物, 切忌擅自減量或停服, 否則會導致癲癇病復發或持續發作。
8、一定要立即呼吸叫120急救電話, 請醫生前來急救, 即使發作已停止, 也必須到醫院去進一步檢查, 確定病因, 對症治療, 防止復發。
9、小兒驚厥(類似癲癇發作)以高燒引起的多見, 這時應儘快地把體溫降下來, 有利於防止再次發生驚厥, 並應儘快送到有兒科的醫院進一步檢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