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入秋皮膚乾燥 寶寶癢到睡不著

醫學指導/廣州市皮膚病防治所皮膚科主任、特應性皮炎專病門診專家主任醫師劉玉梅、副主任醫師楊豔

癢、癢、癢……有一種皮膚病——特應性皮炎, 從寶寶出生時就可能相伴而來, 發作時癢得坐臥不寧、晚上睡不好, 經常控制不住撓破皮, 而且越撓越癢、越癢越撓, 撓至滲血仍欲罷不能, 簡直“癢不欲生”;發生在嬰幼兒期, 它易被誤診為“奶癬”, 遷延到兒童期還治不好, 又易被誤診為“小兒濕疹”, 控制不力, 甚至可能困擾一生。 專家提醒, 當孩子出現所謂“奶癬”、“四彎風”時, 快排查是否特應性皮炎在“作亂”。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陳永華

案例:女童“濕疹”反復 癢到撓出血

在廣州市皮膚病防治所皮膚病科門診, 因瘙癢難忍前來就診的人不在少數。 就在前不久, 該院皮膚科主任劉玉梅主任醫師便接診過一個典型特應性皮炎的6歲女童。 當女童的家長幫她把褲子褪下時, 褲子上血跡斑斑, 下肢破損的皮膚還滲著血。

女童的家長說, 她在嬰兒期就開始長濕疹, 一直反反復複, 還伴有過敏性鼻炎, 最近病情復發又癢得難忍。

“她癢得夜裡睡不好覺, 如果不是父母輪流守著, 撓到滲血都止不住手。 ”劉玉梅說:“濕疹就像個‘垃圾桶’, 有時臨床上找不到明確原因的以濕疹樣皮炎表現的皮膚病經常都被‘往裡裝’, 其中不少孩子是特應性皮炎。

病因:這種特殊“濕疹”竟跟遺傳有關

儘管特應性皮炎的發病率越來越高, 但很多人對這種皮膚病還比較陌生。 當從醫生口中得知孩子患上這個病時, 很多家長都一臉茫然:孩子為什麼會患上這種皮膚病?

廣州市皮膚病防治所皮膚科副主任醫師楊豔解釋說, 特應性皮炎也叫特應性濕疹, 是個多基因遺傳病。 有研究發現, 如果父母一方有特應性皮炎, 子女出生後3個月內發病率可達25%以上, 2歲內發病率可達50%以上;如果父母雙方都有特應性皮炎病史, 子女發病率甚至可高達79%!有些父母沒有明顯的病史, 但可以在其他家庭成員身上找到過敏性疾病史。

在歐美國家, 特應性皮炎的發病率可達20%, 但國內缺乏全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

有專家估計兒童的發病率可高達10%。

劉玉梅介紹, 臨床上根據發病年齡和皮疹特點, 特應性皮炎可分為三期:

嬰兒期(出生~2歲)

很多人聽說過的“奶癬”實際上有很大部分就是嬰兒期的特應性皮炎, 它多發在面、頭皮、額、頸等部位, 四肢也可受累;發病時寶寶會出現瘙癢性紅斑、丘疹、糜爛、滲出和結痂等。 因為無法表達瘙癢的難受, 寶寶常會煩躁哭鬧, 睡不踏實。 這類特應性皮炎的小患兒部分在2歲之內可逐漸好轉, 但也有一部分病情遷延、發展成兒童期特應性皮炎。

兒童期(2~12歲)

這個年齡段的特應性皮炎患兒, 皮膚非常乾燥, 皮損多發生在四肢屈側, 雙肘窩、膕窩受累最常見, 即中醫俗稱的“四彎風”;也有的發生在眼瞼、面部和前頸。

因為瘙癢、經常抓撓, 皮膚有明顯抓痕, 還沒好又被抓破, 反復搔抓皮損增厚, 如果未及時干預緩解, 易形成惡性循環。

青年成人期(12歲以上)

這個階段的特應性皮炎好發於頸、胸背上半部, 另外, 四肢屈側、眼周甚至連手足部位也可出現症狀。 因為實在太癢了, 患者常抓破皮, 出現局限性肥厚性皮損, 有時可呈現急性或亞急性濕疹樣改變。

診斷:請記住這6條標準

如何儘早發現孩子是否患有特應性皮炎?楊豔支招:一般都可以從小患者的父母或家族中發現一些特應性特點, 比如, 有哮喘、過敏性鼻炎、濕疹的家族性傾向, 對異種蛋白過敏等。 如果到醫院做檢查, 大多數可發現血清總IgE比較高、血液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等指標異常。

劉玉梅說, 很多國家都有特應性皮炎的診斷標準, 我國的診療指南推薦的是英國Williams診斷標準, 具體有6條:

1.皮膚瘙癢;

2.近年來有全身皮膚乾燥史;

3.有屈側皮炎濕疹史, 包括肘窩、膕窩、踝前、頸部(10歲以下包括頰部);

4.有個人哮喘或過敏性鼻炎病史(或在4歲以下兒童的一級親屬中有特應性疾病病史);

5. 2歲以前曾發病(適用於4歲以上的患者);

6.屈側可見濕疹(或4歲以下兒童在面頰部/前額和四肢伸側可見濕疹)。

只要滿足了上面6條中的第1條, 再加上其他5條中的3條或3條以上者, 就可以診斷為特應性皮炎了。

應對:每天早晚塗抹潤膚劑保濕

“因為特應性皮炎患者的皮脂分泌量比較少, 經皮水分丟失較嚴重, 所以皮膚的屏障功能容易受破壞。

”楊豔提醒, 家長一定要幫確診的患兒做好日常的保濕護理。 建議每天早晚塗抹潤膚劑。 另外, 洗澡建議選淋浴別泡澡, 水溫不宜過高, 最好在32℃~34℃;洗完澡後3分鐘內, 趁著皮膚水分未幹, 及時塗抹全身, 做好保濕護理。 保濕護膚品有霜劑或乳劑兩種, 如果需要外用抗炎藥時, 可以先擦霜劑, 半小時後再擦抗炎藥;而用乳劑時, 則可以先擦抗炎藥30分鐘再擦乳劑。

特應性皮炎易反復發作, 很多小患兒和家長為此很苦惱。 對此, 楊豔建議, 如果是輕度的特應性皮炎, 除了做好保濕之外, 可同時局部外用抗炎藥;而發展到中重度時, 則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系統治療。

“治療需要用到激素時, 很多家長比較抵觸, 不願意用, 或者症狀稍好轉就停藥, 因量不足、療程不夠,也易導致病情反復。”劉玉梅強調說,當病情需要使用到激素或鈣調磷酸酶抑制劑時,一定要遵醫囑規範使用才有效。對於症狀嚴重的孩子,外用激素或鈣調磷酸酶抑制劑的同時給予系統口服藥物治療,以快速控制臨床症狀、減輕痛苦。 因量不足、療程不夠,也易導致病情反復。”劉玉梅強調說,當病情需要使用到激素或鈣調磷酸酶抑制劑時,一定要遵醫囑規範使用才有效。對於症狀嚴重的孩子,外用激素或鈣調磷酸酶抑制劑的同時給予系統口服藥物治療,以快速控制臨床症狀、減輕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