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樸樹葉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中國藥植圖鑒》

【拼音名】Pò Shù Yè

【來源】

藥材基源:榆科植物朴樹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eltis tetrandra Roxb.subsp.sinensis(Pers.)Y.C.Tang[C.sinensis Pers.;C.labilis Schneid.]

採收和儲藏:夏季採收, 鮮用或曬乾。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山溝、丘陵等處。

資源分佈:分佈于華東、葉南及陝西、臺灣、四川、貴州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 葉多破碎, 完整者卵形或卵狀橢圓形, 長3-10cm, 寬1.5-4cm, 先端尖, 基部偏斜, 邊緣中上部有淺鋸齒, 上面無毛, 棕褐色, 下面葉脈上有少數毛茸或無毛, 榨黃色;葉柄長5-10mm, 被柔毛。 氣微, 味淡。

【性味】微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解毒。 主漆瘡;蕁麻疹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 鮮品搗敷;或搗爛取汁塗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