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導氣湯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方劑是傳統醫學的一個分支, 是中醫體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在治療疾病方面有著非常大的作用, 導氣湯就是中藥方劑的一種, 一起來瞭解瞭解。

【處方】 芍藥30克 當歸15克 大黃4.5克 黃連3克 黃芩4.5克 木香 檳榔各3克

【制法】 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 主下痢膿血, 裡急後重。

【用法用量】 每服9~15克, 用水150毫升, 煎至100毫升, 去滓溫服。 如未止, 再煎服。

【摘錄】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中

【處方】 黃耆24克 甘草18克 青皮12克 升麻 柴胡 當歸梢 澤瀉各6克 橘皮3克 紅花3克 五味子120個

【制法】 上哎咀, 分作四服。

【功能主治】 主兩腿麻木沉重。

【用法用量】 每服用水400毫升,

煎至200毫升, 去滓, 空腹時熱服。

【摘錄】 《蘭室秘藏》卷下

【處方】 木香 檳榔 黃連各1.8克 大黃 黃芩各4.5克 枳殼3克(麩炒)芍藥18克 當歸9克

【制法】 上藥哎咀, 作二服。

【功能主治】 清熱化濕, 行氣導滯。 主下痢膿血, 日夜無度, 裡急後重。

【用法用量】 用水300毫升, 煎至150毫升, 去滓, 空腹時溫服。

【摘錄】 《奇效良方》卷十三

【處方】 川楝子12克 木香9克 茴香6克 吳茱萸3克(湯泡)

【功能主治】 疏肝理氣, 散寒止痛。 主寒疝疼痛, 或囊冷結硬如石, 或牽引睾丸而痛。

【用法用量】 長流水煎服。

【備註】 本方所治寒疝, 由肝經氣滯, 陰寒凝聚所致。 方中川楝子苦寒, 入肝舒筋, 又導小腸、膀胱之熱從小便下行, 是為方中主藥;木香升降諸氣, 通利三焦, 疏肝而和脾, 茴香入腎與膀胱, 暖丹田而除冷氣, 吳茱萸行肝腎氣分,

燥濕而除寒, 三味合用, 能宜通肝氣, 通, 利小便, 燥濕除寒, 配合主藥, 共成疏肝理氣, 散寒止痛之效。

【摘錄】 《醫方集解》

【處方】 芍藥1兩, 當歸5錢, 大黃1錢半, 黃芩1錢半, 黃連1錢, 木香1錢, 檳榔1錢。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下痢膿血, 裡急後重, 日夜無度。

【用法用量】 每服3-5錢, 水1盞, 煎至7分, 去滓溫服;如未止, 再煎服, 不後重則止。

【摘錄】 《保命集》卷中

【處方】 檳榔、枳殼、黃連、厚樸、芍藥、甘草、山楂、神曲、升麻。

【功能主治】 去宿滯。 主痢疾。

【用法用量】

【摘錄】 《痘疹金鏡錄》卷上

【處方】 檳榔、枳殼、厚朴、白木香、山楂、神曲、紫蘇、甘草、砂仁。

【功能主治】 痢疾初起。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幼科金針》卷下

上文就是對導氣湯的相關知識的簡單介紹, 生活中也許我們不常吃到這些, 但是多掌握一些藥材的藥理作用,

總會對生活有所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