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

老年人房顫的治療

老年人最怕的是上了年紀出現各種疾病, 房顫風險性很高, 家人也不在身邊危害性大, 其實老年人在出現房顫後會嚴重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在平時的治療方面, 可以根據病因進行治療, 配合用藥, 這樣能慢慢的調節, 防止患者的病情持續加重。

用藥治療

老年人房顫患者發病率高, 危險性大, 嚴重威脅人類健康。 同時老年人有其特殊的病理生理, 所以積極治療老年房顫是至關重要的。 心臟病特別是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者易發生卒中, 這些病人如未經治療, 每年栓塞發生率超過60%。 恢復竇性心律後, 可減低栓塞等嚴重併發症, 同時改善病人的血流動力學。 儘早房顫複律有重要臨床意義:①預防心房的電重構。 ②預防心動過速性心肌病。 ③減少房顫時和房顫複律後心房頓抑導致的心房內血栓形成, 以及減少栓塞的發生。

治療房顫的目的:①將房顫轉複為竇性心律。

②預防房顫復發。 ③控制心室率。 ④預防血栓栓塞。 ⑤減少病殘率, 提高病人生活品質, 延長生命。

1.病因治療

房顫的病因治療至關重要, 積極治療原發性心臟病, 才容易使房顫轉複為竇性心律, 並使之轉複後長期維持。 即使不能治癒病因, 能解除血流動力學異常也很重要。

在缺血性心臟病, 高血壓性心臟病, 心肌病等所致房顫者, 當心肌缺血改善, 心衰糾正, 血壓控制良好的情況下, 房顫轉複的機會增加, 並能長時間維持竇性心律。 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並房顫患者, 實行手術去除病因後, 許多患者能在複律後長期維持竇性心律。

2.藥物治療

包括藥物複律。 控制心室率及抗凝。 藥物複律的適應證:①持續性房顫小於半年, 或經超聲檢查證實心房內無血栓;對於陣發性房顫病人, 在房顫發作或發作間歇期均可以治療。 ②電複律後用藥物維持竇性心律。

(1)藥物複律:

①奎尼丁:ⅠA類藥物, 減慢心房內傳導速度, 延長動作電位時程, 加快房室傳導, 並有抑制迷走神經, 加快心率的作用。 是最早用於複律的藥物。 用法:先口服0.1g, 若無過敏反應, 第2天開始加量, 常用劑量為0.6~2.0g/d, 複律成功率40%~80%。 維持量為0.6g/d。 其副作用:皮疹、發熱、腹痛、腹瀉, 嚴重者可導致尖端扭轉性室速, 發生暈厥, 因此在複律期間, 應進行心電監護, 注意QRS波寬度和QT間期, 如QTc超過0.50s, 則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