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千萬別忽視運動中的小傷害

近年來, 運動健身的人越來越多, 因不當運動到醫院就診的人也同時增多。 養生專家提示您:勿忽視運動中的小傷害。

1、打羽毛球,

莫把“崴腳”當小事

李女士介紹, 自從前年打羽毛球崴傷右腳, 平均每兩三個月就要崴傷一次, 每次都要休養少則一個多星期, 多則個把月。 而且, 近來覺得膝關節也出現疼痛, 有時候還會有“咔咔”的響聲。 經醫生詳細檢查發現, 吳女士右腳外側副韌帶嚴重撕裂傷;由于踝關節不得力, 使得膝關節也出現早期半月板損傷癥狀。 李女士后悔不已, 第一次崴腳時, 盡管腫痛得厲害, 但因工作忙, 沒放在心上, 結果留下后遺癥。

專家介紹:不少人打球足踝受傷后, 先使勁揉搓疼痛處, 接著用熱水洗腳, 活血消腫, 最后強忍著疼痛走路、活動。 注意, 這樣處置崴傷的腳不妥當!對崴腳, 千萬不能疏忽大意。 一般來說, 如果自己活動足踝時有劇痛,

不能站立和挪步, 疼的地方在骨頭上, 或扭傷時感覺腳里發出聲音, 傷后迅速腫脹, 尤其是壓痛點在外踝或外腳面中間高突的骨頭上, 那是傷重的表現, 應馬上到醫院診治。

2、打籃球:運動前多熱身

陳永今年21歲, 是企業籃球隊主力選手。 在一場比賽中, 一心想著獲勝的小陳不甘示弱, 幾番扭推中, 對手一直用力扭臂。 突然一聲異響, 小陳抱住自己的右上臂, 表情痛苦不已。 經詳細檢查, 診斷小陳為右臂肱骨下端即右上臂螺旋形骨折, 與掰手腕導致的骨折相似。 手術后, 小陳休息時間長達兩個多月。 專家介紹, 上臂較為粗大, 受力能力較強, 普通運動中很少能導致其骨折。 若骨折, 其愈合能力也相對較緩。

專家建議:運動前最好做一些有氧熱身運動,

讓肌肉得到拉伸, 避免受傷;運動中一定要量力而行, 千萬不要因爭強好勝而不顧身體極限;一旦運動中受傷, 一定要盡快到正規醫院治療, 切不可以強行忍痛, 否則會留下不必要的后遺癥。

3、長跑:不能太劇烈

19歲的小孫是一名大二學生, 上體育課時進行1500米測試時, 他跑到最后100米處時他突然癱倒在地, 動彈不得。 他想從地上趕快爬起來, 誰知手腳都變得不聽使喚。 同學們聞訊把他抬到醫院急診室, 醫生詳細檢查, 發現他四肢癱瘓, 血鉀檢查結果遠低于正常。 醫生下的診斷是“低鉀型周期性麻痹”。

專家介紹, 周期性麻痹是反復發生肢體癱瘓的一種疾病, 低血鉀型最常見。 當體內缺鉀時, 會發生四肢癱瘓、心慌、頭昏眼花,

嚴重時還會因呼吸肌麻痹死亡。 一般來說, 長跑的人應避免過于劇烈運動, 寒冷刺激、飽食、情緒緊張時都不宜跑步。

朋友們在運動中, 你注意到了這些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