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新生寶寶的呼吸不穩定什麼原因呢

出生的一刻還是新生兒們面臨的第一堂課, 就是要接受外面的環境, 寶寶最初的生長階段是在子宮內, 突然間到外面之後, 身體難免會有不適應的感覺, 由於孩子的心肺功能還沒有發育好, 胸部容易引起細菌感染, 或是喘氣時會有呼吸急促的症狀, 家長朋友們就會發現新生寶寶的呼吸不穩定什麼原因呢?

從出生開始, 新生寶寶面臨的第一課就是呼吸。 因為小寶寶在胎兒階段, 雖然胸部有呼吸動作(為出生後的呼吸做準備), 但這個“呼吸”是微弱而無效的, 沒有真正的呼吸, 否則就會吸入羊水。

新生寶寶的第一次呼吸

新生寶寶經過產道, 在產出過程中, 體溫受外界氣溫的影響, 血液中的氧、二氧化碳、酸鹼度(PH值)隨之改變, 這些刺激了呼吸中樞, 自然地新生兒有了第一次呼吸。 顯然, 媽媽的自然分娩, 使寶寶有個經過產道的過程, 對新生兒的第一次呼吸是十分有利的。

從沒有到開始, 新生兒的第一次呼吸, 與以後的正常呼吸不同, 透氣特別深。

由於呼吸中樞發育不成熟, 新生兒肋骨間的肌肉較弱, 呼吸主要靠膈肌的上下升降, 是用腹式呼吸, 而從嬰兒起直至長大成人, 都是用胸式呼吸。

為了讓新生寶寶能暢快地呼吸, 在處理臍帶時, 不要用綁帶、紗布結紮臍處, 更不能將新生寶寶的腹部綁紮、固定住, 這樣既不利寶寶順暢的呼吸, 也不利其肺部擴張。 在處理臍帶時, 可用小橡皮圈或臍帶夾固定臍帶, 再用紗布覆蓋, 使新生寶寶的腹式呼吸方便、暢快。

你應該知道:

新生寶寶的呼吸很淺, 且呼吸頻率忽快忽慢。 在初生頭二周呼吸較快, 每分鐘約40次, 如果有60次以上就不正常了,

應及時請醫生檢查。

小心呼吸暫停:

在睡眠時, 新生寶寶的呼吸深度和節奏特別不規則, 甚至會出現呼吸暫停的現象(幾秒鐘內), 心律也會隨之減慢, 不過馬上又會呼吸增快, 心律也恢復正常。 雖然這些都是正常現象, 但如果寶寶的呼吸暫停的時間稍長, 十幾秒、二十秒以上, 往往是有疾病的表現:

如新生兒肺透膜病, 會出現呼吸暫停時間延長。

如果新生兒在出生時有過窒息, 在搶救後的恢復過程中, 也會有呼吸暫停的情況。

早產兒肺沒有完全長好就出生了, 呼吸會比一般足月兒更快(但也不應超過60次/分鐘), 且特別容易出現呼吸暫停的現象(這也是早產兒出生後要放在暖箱或監護室的原因)。

關於新生寶寶的呼吸不穩定,

被稱作是呼吸性暫停, 一般情況下, 孩子遇到這樣狀況是情有可原的, 不放心的家長可以來數孩子的呼吸頻率次數, 每分鐘約40次是正常的, 如孩子在呼吸急促期間, 有哭鬧不安吐奶的症狀, 可判斷為呼吸系統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