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中醫如何治療腱鞘炎

本病多與急慢性損傷、產後受涼有關, 其臨床表現主要為手掌部疼痛、壓痛和患指伸屈活動受限。

多見於婦女及手工勞作者, 好發於拇指、中指和食指, 起病緩慢。 患指屈伸功能障礙, 清晨醒來時特別明顯, 活動後能減輕或消失。 疼痛有時向腕部放射, 掌指關節屈曲可有壓痛, 有時可觸到增厚的腱鞘、狀如豌豆大小的結節。

當彎曲患指時, 突然停留在半彎曲位, 手指既不能伸直, 又不能屈曲, 像被突然“卡”住一樣, 酸痛難忍。

中醫認為本病屬“傷筋”範疇。 《內經》雲:“陽氣者, 精則養神, 柔則養筋。 ”

中醫認為其發於雙手,

雙手又屬四肢之末, 陽氣不易達到, 複因勞損耗氣, 致局部陽氣不足, 風寒濕邪乘虛而入, 使筋脈失養, 樞轉不利。

治宜祛風勝濕, 散寒止痛。

薦方如下:取花椒、徐長卿各15克, 甘草10克。 研末裝瓶備用。 用時將麝香壯骨膏剪成4釐米×3釐米大小, 將藥末均勻灑於膏藥上, 藥末厚約1~2毫米, 然後貼敷患處, 每日1次, 4天為1個療程。 一般連用1~2個療程可獲佳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