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藥物鞋墊法有哪些注意事項

藥物鞋墊法源於古代的墊藥法, 如明代《外科正宗》中就記載用細辛、防風、白芷、草烏各等份為末組成千里健步散, 摻在鞋底, 治療遠行引起兩腳腫痛;另有用川芎、白芷各等份研末撒在鞋內, 治療久行、久立引起的足心痛。 現代則在此基礎上經科學配方選藥加工製成藥物鞋墊, 以防治腳臭、腳氣等病症。

【操作方法】

把所選藥物研成細末, 撒於紗布之間做成鞋墊, 放於鞋底。

【主治病症】

一、足跟骨刺

1.芎歸鞋墊(中國中醫骨傷科雜誌1988;(3):22) 當歸20g, 川芎15g, 乳香15g, 梔子15g。 上藥研末, 撒入綿紗布間縫製成合適的鞋墊數隻, 每日1只鞋墊,

1個月為1療程。 功能活血散結。 主治足跟骨刺。

2.川芎鞋墊(四川中醫1989;(3):46) 川芎45g。 上藥研為細末, 用棉紗布做成3只鞋墊, 每日1只放入鞋內使用, 3只鞋墊交替使用。 一般7天見效, 20天疼痛消失。 功能活血止痛。 主治足跟骨刺。

二、腳臭

除臭鞋墊(大眾醫學1986;(2):47) 甘草15g, 白芷15g。 上藥共研細末, 做成鞋墊數隻, 令患者交替使用。

【注意事項】

1.縫鞋墊應選用薄棉紗布, 以利藥力透出。

2.每日需將鞋墊取出曬乾或涼幹, 以防藥物變質而失效。

3.使用本法時, 若有過敏現象, 應立即停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