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心臟病的最終歸宿是心衰 一場“小感冒”也可誘發心衰

任珊珊

醫學指導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黨委書記、心血管內科主任王景峰教授

心血管內科劉品明教授

心臟外科“逸仙醫學臨床教授”、中山市人民醫院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鄭俊猛教授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心臟外科主任楊豔旗教授

文/廣州日報記者任珊珊 通訊員王海芳

本周, 廣州終於盼來了冷空氣。 然而, 隨著氣溫“跳水”,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卻要提高警惕:根據往年經驗, 每當氣溫驟變時, 血壓容易發生波動, 尤其是有高血壓病史的人, 發生心肌梗死甚至心源性猝死的風險也會隨之升高。

心力衰竭, 是誘發心源性猝死的罪魁禍首。 我國約有心衰患者800萬至1000萬, 最新估算出的發病率高達1.23%, 毫不誇張地說, 每一個心臟病患者最終將不可避免地走向心力衰竭。 從初患心臟病到心衰有多遠?得了心臟病該如何治療?心衰患者換“人工心”和心臟移植靠不靠譜?在第二個“11.26全國心力衰竭日”到來之際, 廣州日報特邀請中山大學心血管內科、心臟外科的四位教授, 為讀者解答這些問題。

受訪專家表示, 預防心衰, 要從防範和積極治療高血壓、瓣膜病、心肌病等基礎疾病開始。 當心衰發生後, 病人依舊有藥物治療、器械治療和心臟移植這三條路可走。 對於終末期病人來說, 心臟移植是最後的希望。

分析

心臟病的最終歸宿是心衰

據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心血管內科劉品明教授介紹,

心力衰竭是指由於心臟的收縮功能和(或)舒張功能發生障礙, 不能將靜脈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臟, 導致靜脈系統血液淤積, 動脈系統血液灌注不足, 從而引起心臟迴圈障礙症候群。 絕大多數的心力衰竭都是以左心衰竭開始的, 即首先表現為肺循環淤血。

“心力衰竭並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 而是各種心臟疾病發展的終末階段。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黨委書記, 心血管內科主任王景峰教授表示, 擴張性心肌病、冠心病、瓣膜病、先天性心臟病等進入終末期階段時, 患者出現嚴重心衰。 全國九省市心血管流行病學調查顯示, 2000年中國有嚴重心衰病人400萬人,

且心衰病人的五年生存率小於50%。 “這是一個冷冰冰的結果:心臟病人的最終歸宿是心衰, 而心衰病人的最終結局是死亡。 ”他表示, 目前國內心血管病發病率一直在上升, 預計2020年~2030年會有一個爆發。

劉品明指出, 心衰的成因大多與心肌受損和心臟負荷過重有關, 往往又有某些誘因促使心衰加重。 絕大部分心衰病人都有基礎心臟病, 也有一些患者患有擴張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等。 此外, 糖尿病、高血壓、慢性動脈疾病、高血脂、體內酒精含量超標、藥物濫用等也可導致心衰。

研究顯示, 患心衰的風險隨年齡增加, 一般男性高於女性, 心衰是導致65歲以上患者人群住院的首要原因。 儘管心衰一年四季都可發生, 但冬天的危險因素更多,

因而被醫生成為“最容易發生急性心衰”的季節。

提醒

一場“小感冒”也可誘發心衰

劉品明表示, 寒冷容易刺激血壓波動, 導致心肌缺血, 心衰病人還容易因著涼引發肺部感染或急性心肌炎, 進而加重病情, 甚至有人得了一次感冒, 一到醫院就已出現心衰。 因此, 往往每一次降溫, 在理論上都可能成為有心衰危險因素的人難以邁過去的一道“坎”。

劉品明提醒, 很多心衰病人有高血壓病史, 高血壓可引發心肌肥厚, 腎功能損害和腦卒中。 有高血壓病史的人在冬季要嚴格遵照醫囑控制血壓, 不要因為覺得“近期血壓平穩”就自動停藥。 王景峰強調, 高血壓一定要從一開始控制, “不要覺得其他病變還沒發生, 我就可以不吃藥。

專家強調, 有心臟病的患者要定期複查, 一旦出現嚴重頭暈;呼吸困難、劇烈咳嗽、噁心, 食欲不振;疲乏;體重迅速增加, 3天超過2公斤;腹部腫脹或疼痛持續加重;腿部或腳踝明顯腫脹, 要警惕可能出現了心衰, 或者心衰加重, 需要儘早到醫院就診。

如果有以下危險信號, 如呼吸急促加劇, 活動耐受程度逐漸降低;因呼吸困難驚醒;需要墊高更多枕頭才能舒適入睡;心率加快或心悸惡化, 患者的生命可能受到嚴重威脅, 必須立即就醫。

警惕

從心臟病到心衰有時可能只有幾天

人們常常覺得, 心衰距離自己還很遙遠。 劉品明強調, 從具有心臟病危險因素到發展為心衰, 每個病人的進程都不相同, “這主要和病種、個體易感因素、環境因素等有關。

”他見過高血壓病人控制十多年, 心臟功能依舊穩健, 也有年輕女大學生被診斷為急性心肌炎沒幾天, 就因心力衰竭而不幸喪生。

得了心衰, 生活將有多痛苦?有一個病人令王景峰印象深刻。 這是一名五十多歲的男性, 他一年中要住八次院:在醫院住一周, 病情緩解, 出院剛兩周, 病情惡化, 又被家人送回醫院。 “很多終末期心衰都是在醫院和家裡來來回回, 苦不堪言。 ”王景峰表示, 患者走幾步就喘不過氣來, 有時連平躺在床上睡一個完整的覺, 都是一種奢求。

心衰病人若要求生, 有藥物、器械治療和心臟移植這三條路可走。 王景峰強調, 一定要積極治療心臟的原發病, 控制好血壓。 規範的藥物治療是第一步,器械治療則包括起搏器心肌同步化治療、體內除顫器等。

不過,有些病人即使積極治療,效果也未必好。據王景峰介紹,曾有胸痛病人,及早做了支架,但是過了幾個月,還是出現了心衰,這時血管仍然很好,為什麼會出現心衰?後來發現“心肌重構”。

對於終末期病人來說,心臟移植是最後一條路。患者張伯(化名),57歲,患有擴張型心肌病多年,但近一年來,心衰、氣促的症狀明顯加重,還頻繁出現了室性心律失常,一直住在醫院裡,隨時面臨因發生室顫而喪生的危險。幸運的是,入院沒多久,張伯便等到了好消息。一名29歲的小夥子因腦外傷致腦死亡,家人慷慨同意捐獻出他的心臟,把“生命的禮物”傳遞給別人。在幾名等候者中,張伯幸運地與這位捐獻者配型成功。

11月13日上午,由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逸仙醫學臨床教授”、中山市人民醫院心胸外科鄭俊猛教授,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心臟外科楊豔旗教授主刀,為張伯植入這顆年輕的心。目前,新心臟在張伯體內跳動如常,他病情穩定,已經轉到普通病房去了。

這是該院兩個月內完成的第二例心臟移植手術。 廣州日報記者獲悉,我國每年有270例心臟移植手術,全世界每年有4000例。鄭俊猛教授表示,目前國內心臟移植手術後最長存活時間超過20年,國際上手術後存活時間最長的為38年,他本人主刀的第一位換心病人是一名40多歲的男性,如今已存活超過13年。和成人相比,兒童心臟移植的成功率沒有那麼高,國內最小的心臟移植患者是5歲,術後存活十來天。

出路

裝顆“人工心”?只能續命幾年

“我們經常很惋惜:有些嚴重心衰的病人不知道可以移植心臟,有些則是在等待移植時死亡。” 鄭俊猛教授表示, 由於心臟來源太稀缺,有些心衰病人選擇了植入“人工心臟”。人工心類似終末期腎臟病患者接受的血液透析。目前,我國尚未引進“人工心臟”,病人只能到海外去尋求植入“人工心”續命的機會。“國際上有病人利用‘人工心’維持數年的報導,最終,病人仍需接受‘心臟移植’。”鄭俊猛認為,人工心的技術還有待繼續完善。

“‘換心’不僅是對醫生技術的挑戰,也是對病人心理的挑戰。”王景峰表示,病人、醫生迫切需要更新知識,不要以為嚴重心衰就只有等死一條路。但更迫切的是,要有更多的志願者願意在身後捐獻出心臟,助人重獲生機。和肝臟、腎臟等器官相比,心臟的捐獻數量更少。

另一方面,國內有資質和技術的醫生並不多。廣州日報記者獲悉,國內能開展心臟移植的醫院數量,遠少於有能力開展肝腎移植的醫院數量,這也嚴重制約了心臟移植手術的開展。鄭俊猛表示,心臟移植需要供體身體健康,供體和受體的身高體重和血型匹配。心臟移植的受體一般限制在60歲以下,身體狀態好的可放寬到65歲。

“換心並非小手術,本著對病人負責的態度,必須嚴格挑選符合手術指征的病人進行手術。” 王景峰說,病人只有滿足這些條件,才可以納入心臟移植等待者名單:經過充分的抗心衰藥物治療,或起搏器心肌同步化治療、體內除顫器等器械治療後,效果不佳,不能進行常規外科手術治療,由心臟內科、外科、影像科及倫理委員會等多學科專家會診後確認為治療效果差,預期壽命小於1年的終末期心衰患者。

後續

“換心”後也會得冠心病

對於幸運地接受心臟移植的人來說,這條“活路”也並非那麼平坦。 排異反應是“換心人”存活的最大障礙。統計資料顯示,心臟移植後,一年的平均存活率達90%,5年的存活率達80%,10年的存活率達70%。

楊豔旗指出,心臟移植術後對患者的教育與管理非常重要,關係到每一個術後患者生活品質及生命延續。調查顯示,心臟移植術後10年,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移植心臟衰竭、感染、惡性腫瘤、移植物冠心病和急性排異反應。高血壓、抽煙、高血脂的心衰患者移植了心臟後,原有疾病的繼續發展,會導致移植的心臟出現冠心病。

王景峰指出,心臟移植術後患者需終身服用免疫抑制劑,因減弱了機體的免疫防禦功能,增加了感染的幾率,還可能出現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移植物冠心病、肝腎功能損害,通過隨訪監測並調整治療方案,可以獲得較為滿意的治療效果。心臟移植術後患者的生活品質與術前比較有明顯改善和提高。90%以上的患者可以繼續從事原有的學習和工作。

不過,有些病人即使積極治療,效果也未必好。據王景峰介紹,曾有胸痛病人,及早做了支架,但是過了幾個月,還是出現了心衰,這時血管仍然很好,為什麼會出現心衰?後來發現“心肌重構”。

對於終末期病人來說,心臟移植是最後一條路。患者張伯(化名),57歲,患有擴張型心肌病多年,但近一年來,心衰、氣促的症狀明顯加重,還頻繁出現了室性心律失常,一直住在醫院裡,隨時面臨因發生室顫而喪生的危險。幸運的是,入院沒多久,張伯便等到了好消息。一名29歲的小夥子因腦外傷致腦死亡,家人慷慨同意捐獻出他的心臟,把“生命的禮物”傳遞給別人。在幾名等候者中,張伯幸運地與這位捐獻者配型成功。

11月13日上午,由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逸仙醫學臨床教授”、中山市人民醫院心胸外科鄭俊猛教授,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心臟外科楊豔旗教授主刀,為張伯植入這顆年輕的心。目前,新心臟在張伯體內跳動如常,他病情穩定,已經轉到普通病房去了。

這是該院兩個月內完成的第二例心臟移植手術。 廣州日報記者獲悉,我國每年有270例心臟移植手術,全世界每年有4000例。鄭俊猛教授表示,目前國內心臟移植手術後最長存活時間超過20年,國際上手術後存活時間最長的為38年,他本人主刀的第一位換心病人是一名40多歲的男性,如今已存活超過13年。和成人相比,兒童心臟移植的成功率沒有那麼高,國內最小的心臟移植患者是5歲,術後存活十來天。

出路

裝顆“人工心”?只能續命幾年

“我們經常很惋惜:有些嚴重心衰的病人不知道可以移植心臟,有些則是在等待移植時死亡。” 鄭俊猛教授表示, 由於心臟來源太稀缺,有些心衰病人選擇了植入“人工心臟”。人工心類似終末期腎臟病患者接受的血液透析。目前,我國尚未引進“人工心臟”,病人只能到海外去尋求植入“人工心”續命的機會。“國際上有病人利用‘人工心’維持數年的報導,最終,病人仍需接受‘心臟移植’。”鄭俊猛認為,人工心的技術還有待繼續完善。

“‘換心’不僅是對醫生技術的挑戰,也是對病人心理的挑戰。”王景峰表示,病人、醫生迫切需要更新知識,不要以為嚴重心衰就只有等死一條路。但更迫切的是,要有更多的志願者願意在身後捐獻出心臟,助人重獲生機。和肝臟、腎臟等器官相比,心臟的捐獻數量更少。

另一方面,國內有資質和技術的醫生並不多。廣州日報記者獲悉,國內能開展心臟移植的醫院數量,遠少於有能力開展肝腎移植的醫院數量,這也嚴重制約了心臟移植手術的開展。鄭俊猛表示,心臟移植需要供體身體健康,供體和受體的身高體重和血型匹配。心臟移植的受體一般限制在60歲以下,身體狀態好的可放寬到65歲。

“換心並非小手術,本著對病人負責的態度,必須嚴格挑選符合手術指征的病人進行手術。” 王景峰說,病人只有滿足這些條件,才可以納入心臟移植等待者名單:經過充分的抗心衰藥物治療,或起搏器心肌同步化治療、體內除顫器等器械治療後,效果不佳,不能進行常規外科手術治療,由心臟內科、外科、影像科及倫理委員會等多學科專家會診後確認為治療效果差,預期壽命小於1年的終末期心衰患者。

後續

“換心”後也會得冠心病

對於幸運地接受心臟移植的人來說,這條“活路”也並非那麼平坦。 排異反應是“換心人”存活的最大障礙。統計資料顯示,心臟移植後,一年的平均存活率達90%,5年的存活率達80%,10年的存活率達70%。

楊豔旗指出,心臟移植術後對患者的教育與管理非常重要,關係到每一個術後患者生活品質及生命延續。調查顯示,心臟移植術後10年,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移植心臟衰竭、感染、惡性腫瘤、移植物冠心病和急性排異反應。高血壓、抽煙、高血脂的心衰患者移植了心臟後,原有疾病的繼續發展,會導致移植的心臟出現冠心病。

王景峰指出,心臟移植術後患者需終身服用免疫抑制劑,因減弱了機體的免疫防禦功能,增加了感染的幾率,還可能出現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移植物冠心病、肝腎功能損害,通過隨訪監測並調整治療方案,可以獲得較為滿意的治療效果。心臟移植術後患者的生活品質與術前比較有明顯改善和提高。90%以上的患者可以繼續從事原有的學習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