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熱議

酒精會殺死腦細胞?大腦認識的五大誤區

大腦是人類智慧之源, 奧妙無窮。 在大腦的認識和研究方面, 至今仍存在很多分歧和誤解。 美國“雅虎新聞網”7月29日載文, 刊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中心主任艾米·謝爾頓博士總結出的“關于大腦認識的五大誤區”。

誤區1:大腦只使用了10%。 謝爾頓教授表示, 人們可以設法提高大腦效率和認知技能, 但是“大腦中很大一部分是靜止不變的自然資源”的說法不是事實, 因為任何不使用的大腦區域都會凋亡。

誤區2:人們總是主要使用一側的大腦。 這一誤區的根源是將人類分為創造性(右腦型)和邏輯性(左腦型)的理論。

人腦的確分為兩部分, 各自負責不同的任務, 大部分人的左腦負責語言的產生, 負責處理計算和記憶;右腦則負責邏輯推理和估算。 然而, 人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需要處理很多紛繁復雜的任務, 無數研究證明, 人們平均使用左右半腦。

誤區3:酒精會殺死腦細胞。 生物化學家羅伯塔·彭特尼的研究發現, 純酒精用作消毒劑, 通過接觸會殺死腦細胞。 但酒精通過啤酒或葡萄酒等酒水飲用時, 濃度大大稀釋, 其“殺傷力”銳減, 且人體能夠及時處理掉酒精。 雖然酒精不破壞神經元, 但卻會妨礙神經元之間的信息交流, 所以飲酒之后會產生眩暈感。

誤區4:大腦損傷具有永久性。 神經學家一度認為大腦損傷(腦細胞遭摧毀)具有不可逆性。

然而, 謝爾頓教授表示, 大量的研究顯示, 大腦細胞可以再生(醫學上稱為“神經發生”或“神經再生”), 甚至可以在受損神經元周邊重新形成神經連接。 但并非所有腦損傷都可修復, 這取決于損傷的位置及損傷程度。

誤區5:智商固定不變。 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 一個人的智商并非一直固定不變。 先天遺傳因素和后天環境因素都是確定智商高低的影響因素。 很多認知訓練都會改變智商測試結果。 (王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