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吃清熱解毒中藥注意

在夏季的時候人們應該注重清熱解毒, 因為一個人體中熱氣積聚過和毒氣積聚過多的話就可能引發中暑現象。 而可以清熱解毒的方法也是很多的, 每個人可以根據不同需求選擇不一樣的方法, 而有一些人是更傾向於喜歡使用中藥來慢慢調理自己的身體進行清熱解毒。 但是在喝中藥進行清熱解毒的過程中, 需要有哪些注意的呢?

清熱解毒的藥物食用事項

1、清熱解毒的藥不宜亂吃。

1.1、解毒片清熱解毒不宜亂吃。

解毒片的作用是清熱解毒,但多吃或者沒病時常吃,會引起中毒。 常見不良反應有:過敏反應、胃腸道反應、出血反應和尿頻、尿痛、尿血等。

1.2、雙口服液清熱解毒不宜亂吃。

服用雙口服液的同時不宜再服用滋補性中成藥。 風寒感冒不宜。 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的人、孕婦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療的患者,均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服藥三天后,症狀無改善,或出現發熱咳嗽加重,並有其他症狀如胸悶、心悸等時應去醫院就診。

2、清熱解毒的藥物亂吃的危害。

2.1清熱解毒的藥物亂吃危害腸胃。

無論是古籍記載,還是現代研究,都表明清熱解毒中藥不能久服。 原來,清熱解毒藥屬於寒涼之品,長期服用會造成脾胃陽氣受傷,而致食欲下降,腹脹腹滿,腹瀉等。

很多人吃這類藥吃出了腸胃不適卻渾然不知,蒙在鼓裡,還以為是其他疾病引起的。

2.2、清熱解毒的藥物亂吃耽誤病情。

很多病人的“感冒咳嗽、咽喉腫痛”屬於細菌感染,需要抗菌治療。

如果這時一味地只使用清熱解毒藥,肯定達不到理想的抗菌效果,因為這類藥物抗菌作用較弱。 造成患者病情遷延,咳嗽、發熱反復發作,甚至出現病情加重。 此外,對於咳嗽等症狀,過多地用寒涼的清熱解毒藥會造成邪氣內鬱而不能外散,病程反而延長,遷延難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