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紊亂的症狀
去過醫院的人或者說看過住院病人的都知道心電圖這種儀器, 它被安置在病人的床頭, 上面會有各種頻率的圖像以及數位, 標識著病人的心率, 血壓等症狀。 有了這個儀器 , 我們可以很直觀的看到病人的一些情況, 出現問題也可以及時諮詢醫生。 心律有一個正常的範圍, 那如果心律紊亂病人會有哪些症狀呢?
竇性心律慢於每分鐘60次稱為竇性心動過緩。 可見于健康的成人, 尤其是運動員、老年人和睡眠時。 其他原因為顱內壓增高、血鉀過高、甲狀腺機能減退、低溫以及用洋地黃、β受體阻滯劑、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藥物。 在器質性心臟病中, 竇性心動過緩可見於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竇綜合征。
臨床表現:
1.竇性心動過緩如心率不低於每分鐘50次, 一般無症狀。
2.如心率低於每分鐘40次時常可引起心絞痛、心功能不全或暈厥等症狀。
診斷依據:
心電圖顯示竇性P波, P波速率低於每分種60次, PR間期大於0.12秒。
治療原則:
1.竇性心動過緩如心率不低於每分種50次, 無症狀者, 無需治療。
2.如心率低於每分鐘40次, 且出現症狀者可用提高心率藥物(如阿托品、麻黃素或異丙腎上腺素)。
3.顯著竇性心動過緩伴竇性停搏且出現暈厥者可考慮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
4.原發病治療。
5.對症、支持治療。
“心律紊亂”或“心律不齊”等詞的含義偏重於表示節律的失常, 心律失常既包括節律又包括頻率的異常, 更為確切和恰當。
正常心律起源于竇房結,
頻率60次~100次/min(成人),
比較規則。
竇房結衝動經正常房室傳導系統順序激動心房和心室,
傳導時間恒定(成人0.12~1.21秒);衝動經束支及其分支以及浦肯野纖維到達心室肌的傳導時間也恒定(
自我防護措施
我們的心臟也會在受到各種動盪的衝擊下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心律紊亂。 對心臟最好的保護措施就是預防:
一個是心情穩定, 讓我們的心臟在工作時有一個安靜的環境;
二是儘量減少心臟患上各種心臟病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