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炮附子的功效與作用

別稱為鹽附子、黑順片、黑附子、淡附子、川附子的炮附子的功效和作用, 一直都是大家所關注的重點內容。 那麼炮附子究竟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呢?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炮附子的回陽救逆、溫經止痛、溫裡逐寒的作用, 不過炮附子除此之外, 還有其他的一些功效和作用。

炮附子的功效與作用:

1.附子具回陽救逆特效, 亡陽證必用附子, 且用作主藥。

2.附子具補火助陽卓效, 陽虛證一般均可用附子, 也應當用附子。

3.當然, 陽虛證有具體表現的不同和程度輕重的差異, 喜用附子者往往均用附子, 通過配伍與劑量的調整來調整附子偏性的大小與方向。 但是畏用附子者, 往往用其他補火助陽藥來代替附子。

4.附子具有散寒卓效, 寒邪入侵或寒從中生引起的證候一般均可用附子, 也應當用附子。

這些證候, 前者如中寒、寒氣霍亂、寒氣腹痛、寒氣嘔吐、外感寒邪瀉、寒凝胃口而痛、寒痹,

後者如寒積腹痛、積寒泄瀉、胃寒嘔吐。 有關的病症未作詳盡查考, 以上病症均引自《症因脈治》一書, 不過舉例而已。 當然, 寒邪入侵與寒從中生有時也不易區分, 兩者的發生又往往基於患者的陽虛體質, 特別是寒從中生與陽虛體質更有著明顯的因果關係, 因此籠統的可以稱作“虛寒”。 附子散寒、助陽均有卓效, 因此對於“虛寒”是必選之品。

5.附子具有止痛功效, 對於以疼痛為主要表現的病症起到對症治療的目的。

6.附子祛風、祛風濕、利水、化飲、燥濕、除痰、祛風痰、行氣化瘀功效的討論。

7.附子用於中風。

8.附子有行氣化瘀功效, 似可從《本經》“破症堅, 積聚, 血瘕”中悟出。 後世治症堅積聚的方劑用附子的很多。 《博濟方》卷二之順元散(由烏頭、附子、天南星組成)主治一切氣。

以上雖以較多篇幅討論了附子祛風、祛風濕、利水、化飲、燥濕、除痰、祛風痰、行氣化瘀等功效, 但其實討論功效並非主要目的, 真正要緊的是提供給我們用來概括功效的主治。

附子的主治, 是實實在在的, 是臨床上最實際的東西。 而我們之所以試圖概括功效, 是為了便於把握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