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喜歡摳手指甲心理問題

手指甲的主要功能就是保護手指不受傷害, 一般情況下我們不會經常摳手指甲玩, 但是如果出現這種不正常的經常性摳手指甲現象的話, 就可能跟心理問題相關了, 那摳手指甲是怎麼一種心理呢?這種心理問題嚴重嗎?需要注意些什麼?帶著問題我們來看看下面的文章介紹。

心理健康是指精神、活動正常、心理素質好。 大多與遺傳(基因)相關。 既能過著平平淡淡的日子, 也能經受各種事件的發生。 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產、生活上能與其他人保持較好的溝通或配合。

孩子經常摳手指甲, 排除軀體問題後, 那麼就有可能是由內心的焦慮造成的。 心理原因:

攻擊欲望被壓抑。

牙齒和指甲是人類體表最堅硬的部分, 而對一個孩子來講, 它們則是他最有力的攻擊武器。

精神分析學派的心理專家傾向于認為, 摳指甲這樣的行為, 既意味著一個人將攻擊轉向自身, 也可以說, 是一個人主動毀掉自己最具攻擊力的武器。

如果孩子有摳指甲的習慣, 該怎樣改變這個習慣呢?

最好的辦法自然是“釜底抽薪”, 父母先改變自己的行為, 不再經常引起孩子的憤怒和不滿, 如果沒有了憤怒和不滿不斷鬱積, 自然就沒有必要表達對父母的攻擊性了。

父母應該給孩子機會, 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意志, 表達與父母不同的意見, 表達對父母不當行為的憤怒, 讓孩子知道, 他的小小的攻擊行為不會導致父母不再愛他, 更不用說嚴重懲罰他了。

在這個問題上, 重要的不是憤怒的多與少,

而是民主, 父母應該與孩子都知道一個前提——誰都可能有錯, 誰都有權利指出對方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