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加減四君子湯的功效與作用

加減四君子湯是一種中藥方劑, 看起來並不怎麼好看, 但是加減四君子湯卻有很多的功效, 下面就來看看吧。

【處方】 白扁豆(蒸熟.焙乾)、藿香葉、甘草(炙)、黃蓍(去苗), 各一兩;人參、茯苓(去皮.焙)、白術, 各四兩。

【炮製】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治小兒吐瀉不止, 不進乳食, 常服調胃進食。

【用法用量】 每服一錢, 入鹽點服, 或用水七分盞, 煎五分, 溫服。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 白扁豆(蒸熟, 焙乾)藿香葉 甘草(炙)黃耆(去苗)各30克 人參 茯苓(去皮, 焙)白術各120克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治小兒吐瀉不止, 不進乳食。

【用法用量】 每服3克, 入鹽點服;或用水150毫升,

煎至l00毫升, 溫服。

【摘錄】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十

【處方】 人參半兩, 白茯苓半兩, 肉豆蔻半兩, 黃耆半兩, 甘草(炙)2錢。

【功能主治】 瘡疹不渴, 髒寒下利。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 每服1錢, 水半盞、加生薑5片, 大棗1個, 煎3分, 乳母倍服。 大便不固, 痘漸黑陷, 小兒乳母同服。

【摘錄】 《醫部全錄》卷四九四

【處方】 白茯苓(去皮)1兩, 人參1兩, 白術1兩, 白扁豆(蒸熟, 焙乾)半兩, 甘草(炙)半兩, 黃耆(去蘆)半兩, 藿香葉半兩。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調脾胃, 進乳食。 主小兒吐瀉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1錢, 鹽湯點服;或用水7分盞, 煎至5分, 溫服亦可。

【摘錄】 《醫方類聚》卷二四四引《澹寮方》

【處方】 白茯苓(去皮)1兩, 人參(去蘆)1兩, 白術1兩, 甘草(炙)半兩。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和胃調心, 怡神養氣。

主小兒諸疾。

【用法用量】 每服1錢, 鹽湯調服;或(口父)咀, 加生薑、大棗水煎尤妙, 常服。

【摘錄】 《醫方類聚》卷二四三引《局方》

【處方】 人參(去蘆)1兩, 白術(炒)1兩, 茯苓(白者去皮)1兩, 枳殼半兩(去瓤, 麩炒黃)。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寬胸膈, 消食。 主

【用法用量】 每服2錢, 水1盞, 加生薑3片, 棗子1個, 煎至7分, 去滓溫服, 不拘時候。

【摘錄】 《魏氏家藏方》卷五

有時候人們往往會莫名其妙的感覺自己情緒煩躁, 無來由的發火等, 這是臟腑中需要調理的徵兆。 中藥方劑可以溫和的梳理潛藏在我們身體中的各種負面元素, 使得我們心情變得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