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

8大元氣食物拯救“濕重女”

皮膚松弛, 臉色發黃像個黃臉婆;一點點小事也會讓情緒大起大落;容易暴飲暴食……可不要輕視這些狀況哦, 這可能是體內濕氣重的表現。 日常飲食中, 經常吃點發酵食物、適當吃甜食、偶爾吃點酸等可以幫助你更好地調養脾胃, 告別濕重, 重現健康美麗!

水腫、情緒起伏大、暴飲暴食、身體虛弱、皮膚發黃……很多女性認為是自己休息不夠或者是工作壓力大, 但在中醫看來, 這些可能是脾虛的表現。 要解決脾虛的問題, 首先要養胃, 如何養胃?不妨從日常飲食著手。

①經常吃點發酵食物, 幫助濕重女的腸道代謝通暢

在人類漫長的發展過程中, 最初是為了長期保存食物而發明的發酵食物。 這類食物不僅有獨特的風味, 帶來美食的享受, 而且有助于身體的消化吸收, 是最養脾胃的。 日常生活中經常食用的發面食物、醬油、食醋、豆豉、腐乳、黃酒、啤酒等等都是發酵食物, 中醫認為都是養脾胃的。 西方營養學家也證實, 發酵食物是人類健康飲食結構的有益補充, 能幫助人們的腸道代謝更順暢。

②濕重女可適當吃甜食, 但需要更健康的甜食

甘入脾, 甘味的食物對脾胃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所以, 適當吃點口感甘甜的食物不僅補脾, 還給我們帶來愉悅感。 而一個人如果心情愉悅, 她的消化吸收系統也會變得更好。

但是, “甘甜”、“甘淡”和我們常常接觸的“甘寒”有很大區別,

中式點心、糖果可稱“甘甜”, 蘋果、桃等性平的水果可稱“甘淡”, 二者都是對脾胃有好處的, 但是西點中的甜食、乳品在中醫看來卻屬于“甘寒”, 并不是適合多吃。

③偶爾吃點酸的, 護肝就是護脾

在中醫五臟生克理論中, “木得金而伐, 火得水而滅, 土得木而達, 金得火而缺, 水得土而絕。 ”五行、五臟相克關系中, 唯有土與木的相克關系在實踐中作為相生關系來處理。 肝和脾是互生互長的關系, 因此養肝就是養脾。 因為酸入肝經, 只有肝臟健康了, 脾胃才會強壯。 因此, 保護好肝臟也就是從根源上養脾。

平時可以適當吃些酸的食物如梅子、檸檬、米醋等等。

④濕重女可以吃水果但不要貪多

現在很多女人為了瘦身減肥長期以水果代替主食,

甚至幾乎不吃任何其他食物, 這是非常不健康的。 因為, 最養人的其實是五谷雜糧, 不少水果性偏寒涼, 例如西瓜、梨、香蕉等等。 濕重脾虛的女性不要吃太多水果, 如果吃, 也要吃對脾胃傷害小的水果如桃子、蘋果、柑橘類、杏、李等等。 再者, 將水果煮熟后再食用, 或可補益。

⑤濕重女可常備的“中藥零食”

胃每天24小時都在工作, 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不適, 這時你需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常備一些中藥零食。 如果有可能, 最好去專業的中醫診所為自己對癥調制加工適合自身體質的丸劑、散劑。 如果為了方便, 適當服用一些中成藥物也是一種很好地選擇。

⑥濕重女可以經常食補“八珍糕”

中國人都知道藥補不如食補,

中醫也有藥食同源之說。 黨參、草果、陳皮、牛肉湯是非常好的食療方, 又很美味, 可以經常食用。 另外傳統的“八珍糕”也是非常養脾胃的。 傳說長壽皇帝乾隆隨著年齡增長八珍糕的配方也隨著改變, 后來慈禧也發明了適合女性使用的八珍糕, 所以后世有“男八珍”、“女八珍”之說。

⑦濕重女吃肉食應該更講究

脾虛的人在吃肉食時要注意選擇。 例如應該以牛肉、黃花魚、牡蠣、墨斗魚、鮑魚等為養脾胃。 濕重女平時應該少吃生魚片、蝦、蟹等寒涼食物。

⑧選對主食, 更益濕重女盡快擺脫濕重困擾

中醫認為:面熱米涼。 脾胃不好的人平時的主食應該以面食為主, 尤其是發面食物, 比如饅頭和面包等, 都是比米飯更滋養脾胃的好選擇。

此外, 為了補脾養胃還要掌握正確的飲食法則:“斷舍離”。

1、斷:不饑不食

我們習慣了一日三餐, 到了飯點就要吃飯, 但這時有多少人在吃飯的時候想一下自己到底餓不餓?也許我們已經很久沒有體會到饑餓的感覺了, 如果不饑為什么要吃東西?胃每天24小時都在工作, 適當在不饑時不食, 甚至保持點兒饑餓的感覺, 讓胃得以休息, 不失為很好地養胃方法。

2、舍:不渴不飲

我們的身體都有正常的需要, 餓了自然要吃, 渴了自然要喝水。 不同的人對水的需求是由很大差異。 經常出汗的人固然需要多補充水, 很少出汗的人就未必需要8杯水。 飲水過量不僅會給腎臟造成負擔, 還會導致體內水濕潴留形成水腫。

3、戒寒冷

現代生活為我們帶來了更多冷食的機會,

時髦的冷餐會、各種冷飲、冰激凌……而在傳統中成藥的說明書中, 往往寫明“忌生冷、忌寒涼”。 任何事物的消化都離不開酶, 攝入冷食需要身體的能量去把它捂熱, 其實就是在消耗脾氣。 多溫熱、戒寒冷是對脾胃用心的照顧。

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濕重女?留意脾虛警訊:

1、腫

早上起來眼睛腫, 身體也莫名腫脹。 看起來仿佛一下胖了十來斤。 其實水腫、浮腫是脾虛導致體內的水不能被成功轉化為體液, 無法及時被排除體外所致。

2、慮

因為遭遇煩心, 或者思慮、掛念的事情, 變得像林黛玉一樣, 每天憂重疑慮, 唉聲嘆氣。 有的人會茶不思、飯不想, 即使吃飯也感到很難消化;也有人會暴飲暴食, 這樣對脾的傷害會更大。

3、耐受力低

冬天不抗冷,夏天不耐熱,經常處于低血壓狀態,易便秘或長期大便不成形,稍遇到風吹草動就容易生病,吃過飯就覺得昏昏欲睡。

4、懈

皮膚松懈,缺乏彈性。脾在體主肌內,脾氣足自然皮膚緊致。脾氣虛弱的人皮膚通常松松垮垮 。

5、黯

皮膚發黃、發黯,變成名副其實的“黃臉婆”。

6、痛

腰痛、頸部痛,暈眩,這些其實也大都是脾虛濕重的癥狀。因為脾虛弱導致水液代謝緩慢,睡眠時受重力作用體內水液在身體某些局部聚集造成壓迫疼痛。很多人的腰椎疼痛并非骨骼的原因,而更可能是水濕所致的壓痛。

7、脾氣大

特別情緒化,脾氣大、點火就著的火氣很難自控,自我感覺修養欠佳,發火后自責感強烈,其實這也是脾虛的標志。

8、弱

自我感覺身體虛弱,懨懨無力,容易疲勞,總打不起精神,胃口不好,吃點東西就難以消化……脾虛,后天之本已經不能維持人正常的健康生活了。

9、乏

早早上床,睡足了8小時,仍然覺得困頓,強大精神起床之后依然覺得沒睡夠,一句話“寐不解乏”。

10、睡眠質量

睡眠質量差,睡眠淺。夜里多夢易醒,早上不能愉快地起床。

3、耐受力低

冬天不抗冷,夏天不耐熱,經常處于低血壓狀態,易便秘或長期大便不成形,稍遇到風吹草動就容易生病,吃過飯就覺得昏昏欲睡。

4、懈

皮膚松懈,缺乏彈性。脾在體主肌內,脾氣足自然皮膚緊致。脾氣虛弱的人皮膚通常松松垮垮 。

5、黯

皮膚發黃、發黯,變成名副其實的“黃臉婆”。

6、痛

腰痛、頸部痛,暈眩,這些其實也大都是脾虛濕重的癥狀。因為脾虛弱導致水液代謝緩慢,睡眠時受重力作用體內水液在身體某些局部聚集造成壓迫疼痛。很多人的腰椎疼痛并非骨骼的原因,而更可能是水濕所致的壓痛。

7、脾氣大

特別情緒化,脾氣大、點火就著的火氣很難自控,自我感覺修養欠佳,發火后自責感強烈,其實這也是脾虛的標志。

8、弱

自我感覺身體虛弱,懨懨無力,容易疲勞,總打不起精神,胃口不好,吃點東西就難以消化……脾虛,后天之本已經不能維持人正常的健康生活了。

9、乏

早早上床,睡足了8小時,仍然覺得困頓,強大精神起床之后依然覺得沒睡夠,一句話“寐不解乏”。

10、睡眠質量

睡眠質量差,睡眠淺。夜里多夢易醒,早上不能愉快地起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