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帶狀皰疹治療需趁“早”

□中大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 周雲龍

帶狀皰疹是一種很常見的皮膚病,不少上了歲數的人都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該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初次感染了這種病毒後(大多在幼年期),約70%的病例表現為水痘,另一部分則不出現臨床症狀,呈隱性感染。當各種因素使得身體抵抗力降低時,病毒被啟動並生長繁衍,使潛伏處的神經節發炎及壞死,產生神經痛,而且病毒還可沿著神經遷延到皮膚,引起以紅斑、丘疹、水皰為特徵的皮膚炎。外觀呈帶狀分佈,帶狀皰疹由此得名。

帶狀皰疹臨床上有兩大特徵:一是疼痛,二是皮疹。由於神經炎和皮膚炎的程度輕重不等,所以個體間的表現差異也很大。劇烈疼痛在老年人身上較為普遍,主要表現為陣發性抽搐痛,也有患者表現為麻木和刺痛感,發病部位皮膚應激反應特別明顯,與衣服接觸也會激發疼痛。

皮膚炎的表現程度也不一樣,有些皮疹甚少,要仔細觀察才能發現。有些則為廣泛的紅斑、丘疹、水痘甚或大皰。嚴重者也可造成潰瘍和壞死。也有例外的是,一些患者除神經痛外,始終不出現皮疹,表現為無疹性或頓挫性帶狀皰疹。但這個診斷需謹慎,一定要在詳細檢查並排除其它潛在疾病的基礎上。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帶狀皰疹由於受到多種原因影響常常容易被誤診。約2/3的老年患者是先疼痛後出疹子,二者之間可能間隔1-2周甚至更久。因此,出現一側軀體疼痛而不伴有皮疹時跟容易被誤診,被誤當成偏頭痛、肩周炎、頸椎病甚至心絞痛等。

帶狀皰疹在治療上特別強調一個“早”字,抗病毒治療的最佳時間是在出現症狀主要是疼痛後的3至4天,但大多數病例此時還在輾轉於各科之間尋找所謂疼痛的原因,錯失了最佳的用藥時機。所以有人形容滯後的治療猶如“雨後送傘”。

總的說來,只要儘早意識到並及時治療,帶狀皰疹的預後大多良好。但無論患者還是醫生,千萬不要只把目光鎖定在皮疹和疼痛上,特別是老年患者常可引發重要臟器嚴重的併發症。國內外文獻均有帶狀皰疹併發心肌炎、腦炎、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猝死的報導。分析猝死的原因可能是由於劇烈的疼痛引起嚴重的心律紊亂所致。因此,對老年帶狀皰疹一定要注意對重要臟器的監測,尤其是以往有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壓病史者,有條件者最好住院治療。

特別需要提醒是,帶狀皰疹一定要儘早識別,尤其是中老年人出現一側頭面部或軀體不明原因的急性疼痛而暫時又未發現皮疹時,應及時到醫院診治,在排除了相關情況後,必須考慮到存在帶狀皰疹的可能性。此時應在醫生指導下明確診斷,在第一時間使用抗皰疹病毒的藥物,並結合針灸、理療等方法,邊用藥邊觀察,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康復。 程守勤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