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有沒有使用過魚精蛋白這種物質,
這種物質屬於一種強鹼,
他在臨床醫學上主要是用來治療肝病的,
能夠有效的抗肝素過量,
這種物質是在1870年就被發現了,
它屬於一種魚身上的蛋白質,
藥用價值是非常高的,
還能夠延遲胰島素,
那麼魚精蛋白都有哪些作用?
魚精蛋白是一種鹼性蛋白質,
主要在魚類(如鮭魚、鱒魚、鯡魚等)成熟精子細胞核中作為和DNA結合的核精蛋白存在。
魚精蛋白發現於1870年,
在1940~1960年,
將其作為抗菌劑的研究盛行起來。
如今,
魚精蛋白在食品工業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與化學合成防腐劑相比,
魚精蛋白具有安全性高、防腐性能好、熱穩定性高等優點,
而且,
魚精蛋白還具有很高的營養性和功能性,
能降血壓、助呼吸、促消化、抑腫瘤、抗血栓、強化肝功能、抑制血液凝固等。
在醫學領域裡,
魚精蛋白也得到了廣泛應用,
它可延遲或阻止胰島素釋放,
或作為肝素解毒劑等。
硫酸魚精蛋白是一種強鹼,
能與強酸性肝素鈉或肝素鈣形成穩定的鹽而使肝素失去抗凝作用。
本品作用迅速,
靜脈給藥5分鐘內即發生中和肝素的作用。
但部分肝素可從複合物中再次解離。
中和1單位不同來源的肝素所需魚精蛋白量略有不同,
1mg本品可中和90單位自牛肺製備的肝素鈉或115單位自豬腸黏膜製備的肝素鈉,
或100單位自豬腸製備的肝素鈣。
魚精蛋白—肝素複合物在體內代謝轉化過程尚未被闡明。
魚精蛋白也是一種弱抗凝劑,
過量可引起凝血時間指標短暫輕度延長。
抗肝素過量:靜注,
用量與最後一次肝素的用量及間隔時間有關。
每1mg魚精蛋白可拮抗100單位肝素。
由於肝素在體內降解迅速,
在注射肝素後30分鐘,
每100單位肝素,
只需用魚精蛋白0.5mg;每次用量不超過50mg,
需要時可重複給予。
抗自發性出血:靜滴,
5~8mg/kg體重/日,
分2次,
間隔6小時,
每次以300~500ml生理鹽水稀釋後使用,
3日後改為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