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混合型頸椎病的治療方法

現代人很多喜歡晨練, 這是一種積極的運動方式, 這是為了增強體質, 預防疾病, 促進健康。 但你知道嗎?生活中還有一種方法能夠有效地替代晨練, 而且也能夠很好地預防住疾病的發生, 下面就來一起看看吧。

對頸椎病診斷明確, 神經根壓迫症狀嚴重, 保守治療後症狀無明顯好轉者應採取手術治療, 而對於脊髓型頸椎病患者, 即主要表現為雙下肢走路無力、行走不穩等症狀的患者, 則應儘早實行手術治療, 以獲得良好的恢復效果, 因這類患者的治療效果與神經壓迫時間長短有密切關係。 而對於椎動脈和交感神經興奮型的患者,

手術效果相對來說就不太確切。

1、頸前路手術:顧名思義, 即在脖子前面進行的手術, 目前大部分頸前路手術都是微創技術, 手術切口小, 術後恢復快。 手術主要切除突出變形的椎間盤, 對於伴有骨贅增生者還要去除增生的骨贅, 以及兩側鉤椎關節, 以免殘留可能的致壓物。 正常結構切除後的重建物多種多樣, 大多使用鋼板和融合器來重建頸椎的高度和穩定性。 不論何種內植物, 主要作用是恢復頸椎正常的曲度, 並將手術操作的幾節頸椎長在一起。 我們目前僅採用椎間融合器, 不用鋼板, 治療效果顯著, 為病人節省寶貴經費, 已經在國際上發表文章。 近幾年還出現人工椎間盤置換,

可以保留了頸椎節段間的運動功能, 對合適的病人臨床療效也很好。

2、頸後路手術:即從脖子後方進行的手術, 適用于多節段頸椎病、伴椎管狹窄或後縱韌帶骨化者。 後路手術主要通過切除全部或部分後方的椎板來達到間接減壓的目的, 手術風險比前路要小, 暴露簡單, 對於頸椎本身生理曲度存在的患者來說療效較好。 儘管後路手術對於頸椎正常生理結構的影響相對較小, 但是也需要內植物來重建頸椎的穩定性。

最近網上關於混合型頸椎病的謠言, 我相信你讀完這篇文章以後, 一定有了非常清醒的認識了。 是啊, 我們身處一個資訊爆炸和氾濫的年代, 一定要掌握辨別資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