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中醫按摩保健的三大誤區

隨著物質生活水準的發展, 人們的健康意識的也愈加強烈。 目前, 中醫按摩保健作為一種物理性的治療與保健方式, 已經受到為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和喜愛。

不過很多人對於按摩保健, 存在認識上的三大誤區。

力度要適中

在剛開始被按摩時, 有的人會覺得疼, 但感覺舒服, 時間稍長, 就覺得好像力度不夠了, 舒服感也下降了。 其實, 這並不是力度變輕了, 而是在較重的外力作用下, 局部肌肉產生了疲勞, 彈性減弱, 對疼痛的敏感性降低了。 事實上, 按摩作為一種外力, 之所以能調理身體和治療疾病, 除了對相應的經絡和穴位的刺激外, 還在於這種力到達實施部位的方式是柔和的, 能為人體所適應和接受, 起到良性調節的作用。 按摩的基本要求有四個:均勻、柔和、有力、持續, 其中柔和是非常重要的, 這也是按摩與不柔和、不為人體所適應及所能接受的“外來暴力”的區別所在。

因此, 只有當按摩手法剛柔相濟, 才能發揮最大的治療效果。 而一味強調手法的力度, 往往會對患者造成損傷, 非但起不到治療作用, 反會加重病情。 我國明代著名醫家張介賓就曾在《類經》中強烈抨擊施用蠻力的按摩者, 並告誡人們不要誤認為手法力度一定要重, 要產生疼痛才有效果。 此外, 其實在疼痛的急性發作期, 特別是局部組織紅腫明顯者, 儘量不要接受按摩, 否則容易導致急性肌筋膜炎, 加重病情, 延長疼痛時間。

足底按摩要正規

人的一隻腳上就有60多個反射區, 人體的主要器官, 如心、肝、腎、胃、脾, 以及眼睛、耳朵、鼻子等, 在腳上都有相應的反射區, 如果是手法、力度都適當的按摩, 可以通過刺激反射區來緩解身體對應的器官的不適,

但若是按摩手法不當, 還會影響這些器官的健康。 受過專業訓練的醫生通過對足底的肉眼觀察、觸摸等, 就可以掌握哪些器官有何不適, 就會在按摩中有意識地改善這些不適。 比如通過觀察足底的色澤, 觸摸皮下組織的軟硬程度, 以及按壓時疼痛的程度, 就可以判斷相應的反射區是否正常。 但是沒有專門的醫學知識, 以及相應的臨床經驗, 就很難通過足底的變化來判斷出身體對應器官是否健康, 出現了什麼問題, 就不會在按摩時進行有意識的調整。

按摩要因病而異

雖然按摩能治療包括內、外、婦、兒在內的很多疾病, 但是也有一些情況是不適合做按摩的。 患有急性損傷、局部水腫、局部炎症、開放型損傷(如骨折、破損等),

以及嚴重的心臟病、高血壓、腎功能衰竭等疾病, 都不要輕易嘗試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