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食管癌

概述
食管癌是發生在食管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 占所有惡性腫瘤的2%。 全世界每年約有20萬人死於食管癌, 我國是食管癌高發區, 因食管癌死亡者僅次於胃癌居第二位, 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 男性多於女性。 但近年來40歲以下發病者有增長趨勢。

病因
食管癌的確切病因不明。 食管癌的發生與亞硝胺慢性刺激、炎症與創傷、遺傳因素以及飲水、糧食和蔬菜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有關。 顯然, 環境和某些致癌物質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症狀
(一)食管癌的早期症狀。
1.咽下梗噎感:最多見, 可自選消失和復發, 不影響進食。

常在病人情緒波動時發生, 故易被誤認為功能性症狀。
2.胸骨後和劍突下疼痛:較多見。 咽下食物時有胸骨後或劍突下痛, 其性質可呈燒灼樣、針刺樣或牽拉樣, 以咽下粗糙、灼熱或有刺激性食物為著。
3.食物滯留感染和異物感:咽下食物或飲水時, 有食物下行緩慢並滯留的感覺, 以及胸骨後緊縮感或食物粘附於食管壁等感覺, 食畢消失。
4.咽喉部乾燥和緊縮感:咽下乾燥粗糙食物尤為明顯, 此症狀的發生也常與病人的情緒波動有關。
(二)食管癌的後期症狀。
1.咽下困難:進行性咽下困難是絕大多數患者就診時的主要症狀, 但卻是本病的較晚期表現。
2.食物反應:常在咽下困難加重時出現, 反流量不大, 內含食物與粘液, 也可含血液與膿液。

3.其他症狀:當癌腫壓迫喉返神經可致聲音嘶啞;侵犯膈神經可引起呃逆或膈神經麻痹;壓迫氣管或支氣管可出現氣急和乾咳;侵蝕主動脈則可產生致命性出血。

檢查
(一)X線鋇餐檢查:
食管X線鋇餐檢查可顯示鋇劑在癌腫點停滯, 病變段鋇流細窄;食管壁僵硬, 蠕動減弱, 粘膜紋變粗而紊亂, 邊緣毛糙;食管腔狹窄而不規則, 梗阻上段輕度擴張, 並可有潰瘍壁龕及棄盈缺損等改變。
(二)纖維食管胃鏡檢查:
可直接觀察癌腫的形態, 並可在直視下作活組織病理學檢查, 以確定診斷。
(三)食管粘膜脫落細胞學檢查:
應用線網氣囊雙腔管細胞採集器吞入食管內, 通過病變段後充氣膨脹氣囊, 然後緩緩將氣囊拉出。
(四)食管CT掃描檢查:
CT掃描可以清晰顯示食管與鄰近縱隔器官的關係。

正常食管與鄰近器官分界清楚, 食管壁厚度不超過5mm, 如食管壁厚度增加, 與周圍器官分界模糊, 則表示食管病變存在。
(五)其他檢查方法:
應用甲苯胺藍或碘體內染色內鏡檢查法對食管癌的早期診斷有一定的價值。 此法具有簡便易行, 定位和確定癌腫範圍準確等優點。

治療
一般對較早期病變宜採用手術治療;對較晚期病變, 且位於中、上段而年輕較高或有手術禁忌證者, 則以放射治療為佳。
(一) 手術治療:
外科手術是治療食管癌的首選方法。 下段癌腫手術切除率 在90%, 中段癌在50%, 上段癌手術切除率平均在56.3%~92.9%。
(二) 放射治療:
食管癌放射治療包括根治性和姑息性兩大類。

頸段和上胸段食管癌手術的創傷大, 併發症發生率高, 而放療損傷小, 療效優於手術, 應以放療為首選。
(三) 化學藥物治療:
最常用的藥物有博來黴素(BLM)、絲裂黴素C(MMC)、阿素(ADM)、5-氟尿嘧啶(5-Fu)、甲氨喋呤(MTX)、環已亞硝脲(CCNU)、丙咪腙(MGAG)、長春花堿醯胺(VDS)、鬼臼乙叉甙(VP-16), 以及順氯氨鉑(DDP), 單一藥物化療的緩解率在15%~20%, 緩解期為1~4個月。 聯合化療多數採用以DDP和BLM為主的聯合化療方案, 有效率多數超過30%, 緩解期6個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