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胎動一般在什麼位置?

寶寶在子宮內成長到一定的階段的時候, 是會出現胎動的, 而且每一個人胎動的位置是不同的, 胎動在孕期是最為正常的現象, 而且孕媽媽可以通過胎動來瞭解寶寶的發育情況, 因此大多數孕婦在懷孕的時候都是非常關心胎動的位置的, 那胎動一般在什麼位置?下面介紹胎動的位置。

胎動在哪個位置正常

胎兒在子宮內的活動稱為胎動。 胎動是胎兒在子宮內情況良好的表現。 正常妊娠18-20周,孕婦可以感到胎動,每小時3-5次,妊娠的周數越多,胎動越活躍,但妊娠的末期胎動減少。 一般孕28-32周後胎動達到高峰,38周後胎動逐漸減少。 胎動在上午8-12點比較均勻,下午2-3時最少,以後逐漸增多,晚上8-11時又增至最高。 胎動是瞭解胎兒在宮內情況的一個重要指標,通過胎動可以瞭解胎兒在宮內的情況,胎動減少是胎兒宮內缺氧的一種信號。 胎動減少常見於胎盤功能減弱、胎兒宮內慢性缺氧,是胎兒宮內窘迫的重要指標。

胎動完全停止後,24-48小時內胎心也會消失,因此孕婦要注意這一點,發生情況及時到醫院,以免貽誤搶救時機,但是胎動過頻往往是胎動消失的前驅症狀,也應予以重視。

胎動類型有哪些

1.妊娠早期的胎動。 超聲所見到的妊娠早期胎動有幾種不同的類型, 妊娠7~8周時, 可見到胚芽有輕微的波紋狀運動;9周左右出現小的抽動;9周後更明顯;9~10周之間可見到較強的抽動;10周以後則出現飄動、浮動及跳動等較強的運動。

2.妊娠中期以後的胎動。 類型更多,

如驚跳、全身運動、孤立的上肢或下肢運動、屈伸頭部、轉頭、轉身、伸展、張口、手觸臉部及打呃、打哈欠、吸吮、吞咽等。 這些運動, 在妊娠13~15周達最高峰, 17周後逐漸減少。

3.足月後的胎動。 接近足月後, 尤其是38周以後, 較大幅度的全身運動更少, 僅能觀察到眼的運動、張口、手的活動及呼吸運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