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

胎位不正臍帶繞頸一周怎麼辦

女性懷孕以後, 需要定期到醫院做產檢, 這不僅能及時發現胎兒的畸形, 而且對於母嬰健康提供了充分的保證。 胎兒被臍帶繞頸是十分普遍的, 大約占到五分之一, 引起臍帶繞頸的因素有胎頭小, 臍帶長及胎動都有關係。 如果遇到胎位不正臍帶繞頸一周怎麼辦呢?我們來看看相關的介紹。

一、能否脫開

胎寶寶是有智商, 是很聰明的, 當有不適感時他會主動運動擺脫窘境。 有時你在腹部輕輕拍打胎寶寶, 胎寶寶會主動向另一側運動, 離開拍打部位。 在B超下經常可以看到當B超探頭稍用力壓准媽媽腹部時, 胎寶寶感到壓力就會向旁邊躲避, 有的胎寶寶更有意思, 會伸出小腳丫向受壓位置踢一踢。

當臍帶纏繞胎寶寶, 而且纏繞較緊、胎寶寶感到不適時, 他會向周圍運動, 尋找舒適的位置, 左動動、右動動, 當胎寶寶轉回來時, 臍帶纏繞自然就解除了, 胎寶寶就會舒服地休息一會。 當然, 如果臍帶繞頸圈數較多, 胎寶寶自己運動出來的機會就會少一些。

二、建議

(1)學會數胎動, 胎動過多或過少時, 應及時去醫院檢查;

(2)羊水過多或過少、胎位不正的要做好產前檢查;

(3)通過胎心監測和超聲檢查等間接方法, 判斷臍帶的情況;

(4)不要因懼怕臍帶意外而要求剖腹產。

(5)要注意的就是減少震動, 保持睡眠左側位。

(6)在家中可以每天兩次使用家用胎心儀(多普勒胎心儀), 定期檢查胎兒情況, 發現問題及時就診;

三、是否剖腹

超聲檢查已成為產前檢查的重要手段, 超聲可看到胎兒是否有臍帶繞頸、纏繞周數及鬆緊度如何。

在胎頭及頸部縱切面上, 胎兒頸部後方有“V”形壓跡, 表示臍帶繞頸一周, “W”形壓跡, 表示臍帶繞頸兩周, 波浪形的壓跡表示臍帶繞頸兩周以上。

臍帶富有彈性, 其血管的長度超過臍帶的長度, 血管呈螺旋狀盤曲, 有很大的伸展性。 臍帶繞頸後, 只要不過分拉扯臍帶, 不至於影響臍帶的血流, 絕大多數胎兒不表現任何異常, 所以臍帶繞頸不必驚慌。 但如果臍帶繞頸過緊可使臍血管受壓, 導致血循環受阻或胎兒頸靜脈受壓, 使胎兒腦組織缺血、缺氧, 造成宮內窘迫甚至死胎。 如果在妊娠晚期發現胎兒有臍帶繞頸現象, 孕婦應當減少活動, 注意休息, 學會數胎動, 胎動過多或過少時,

應及時去醫院檢查。

發現臍帶繞頸後, 不一定都需要剖腹產, 在分娩過程中, 如果臍帶繞頸不緊, 臍帶有足夠的長度, 則不需要剖腹產, 只有繞頸圈數多且緊, 臍帶相對過短, 胎頭不下降或胎心有明顯異常時, 才考慮是否需要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