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保健品的價位合理嗎?

在消費者對保健品各種各樣的抱怨聲中, 有相當一部分是針對保健品的價格。 事實上, 保健品價格也是行業內一直關注的問題。 如何看待保健品的價格, 在保健品的價格中又有多少水分, 如何抑制保健品虛高的價格?

記者就這些話題進行了採訪。 在北京某商場的保健品櫃檯前, 記者做了一個粗略的統計, 在該櫃檯所銷售的約50種國產保健品中, 零售價在100元以上的就有近30種, 超過了50%。 記者隨便拿了一種售價170餘元的具有抗疲勞功能的保健品, 根據其說明書上的用量計算, 該保健品的包裝只是15天的用量,

那麼, 服用這種保健品每月就需要支出 300多元。

看來, 保健品的價格是相當一部分百姓所難以承受的。 那麼, 保健品這種高價位的現象是否正常, 這種現象又是怎麼造成的, 記者傾聽了來自各方面的聲音。

消費者:保健品憑什麼賣那麼貴 在商場保健品櫃檯前, 一位元顧客向記者談了它對於保健品價格的看法。 他說保健品根本不應該賣那麼多的錢, 產品的價格是由成本加利潤決定的。 作為保健品, 成本並不高, 價格中更多的利潤。 看來, 生產保健品的廠家和經銷保健品的商家都獲得了高額的利潤。

一位一直關注保健品行業的消費者告訴記者, 保健品主要是以中草藥為原料生產的, 而這些藥材並不是很貴,

把它進行了簡單的加工, 身價就長了幾十倍甚至數百倍, 這種現象是不正常的。 本來保健品行業就不景氣, 這樣的高價位更是會把相當一部分人排斥在它的消費群體之外, 這樣下去保健品又怎樣能夠走向大眾?

他說, 現在人們的健康意識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 如果廠家和商家都讓出一部分利潤空間, 就有可能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廠家:我們並沒有賺到多少錢。

相對而言, 保健品生產企業對於價格倒是另有一番看法, 他們認為, 自己並沒有從高價格的保健品中賺到多少錢。 一位元保健品生產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 一種保健品如果售價60元, 那麼到廠家手裡的錢也就是20元, 扣除成本, 廠家的利潤不到10元錢, 相對於60元的價格,

廠家的10元錢的利潤是不多的。 而另外40元則在流通領域消耗掉了, 因為我們要給代理商足夠的利潤。

深圳綠泰寶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金誠告訴記者, 我們的產品綠泰寶口服液價格比較高, 但是我們產品的研發、推廣費用擺在那裡, 這個費用自然的進入到價格之中。 保健品現在早已不是用一口鍋兩口缸放入幾味藥攪和一下就出產品的時候了, 它需要很高的科技含量, 它的身價成本擺在那裡。 高投入的東西自然也就高價格。

海南椰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春昌指出, 保健品生產企業其實面臨著很多的困難, 它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唯利是圖, 我們只是在賺自己該賺的錢, 希望人們能夠理解愛護保健品生產企業。

商家:保健品賣的是功效 保健品該不該賣那麼貴, 商家有自己獨到的看法。 從事保健品行銷多年的李傑告訴記者, 同普通的商品不同, 保健品賣的是它的功效, 所以它的價格是不能以成本加利潤這個公式來計算的。 李傑對記者說, 作為商家, 經銷一種保健品時, 它在制定價格時, 要考慮消費者心理上和經濟上的承受能力, 要考慮到對產品宣傳推廣的費用, 更要考慮到維護這個產品的品牌。

中國保健品和家電是同時起步的, 家電靠低價戰略火了市場, 保健品和家電不同, 它不是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 它還有太多概念化的東西在裡面, 一方面保健品需要保持自己的品位, 另一方面這個市場很不規範,

虛假的東西太多。 在這種環境下, 保健品的價格自然就上去了。 否則, 商家也難生存。

其實, 經銷商在制定某種保健品的價格時也是非常謹慎的, 而且很多保健品的價格並不想人們想像的那麼高, 有些產品的成本本身就不低。 專家:保健品的價格取決於它的生存環境 中國保健科技學會副秘書長賈亞光指出, 保健品價格虛高時不爭的事實。

造成保健品價格虛高的責任不在於某一個企業或商家, 在政府監管不利, 缺少誠信的氛圍下, 要想讓某一個企業或商家站出來去幹保健品明碼實價的事是不現實的。 要想整頓保健品市場的價格虛高的問題, 還得進行綜合治理, 首先是給企業一個好的生存環境。

同藥品一樣,

整個保健品市場好了, 價格的誠信度也就會提高。 那時保健品的價格就會回到它應該有的價位。 他告訴記者, 現在在中國保健科技學會的指導下, 在中國保健品行業內已經開展了“信譽保證活動”。 而且已經成了“信譽保證產品專賣連鎖店”。 這種把優秀的產品集中起來, 減少流通環節的方式, 可以有效地遏制價格虛高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