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先天性心臟病發病原因有哪些呢?

先天性心臟病是一種發病率大約百分之三十的疾病, 大多數患病的兒童, 在5歲前會有一次自愈的機會。 其實, 這個病大家不要過於擔心,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 進行手術治療的話, 很多人都能夠和普通人一樣正常生活和學習, 因此大家大可不必為此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負擔和壓力。

先天性心臟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見的一類, 約占各種先天畸形的28%, 指在胚胎發育時期由於心臟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礙或發育異常而引起的解剖結構異常, 或出生後應自動關閉的通道未能閉合(在胎兒屬正常)的情形。 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率不容小視, 占出生活嬰的0.4%~1%, 這意味著我國每年新增先天性心臟病患者15~20萬。

先天性心臟病譜系特別廣, 包括上百種具體分型, 有些患者可以同時合併多種畸形, 症狀千差萬別, 最輕者可以終身無症狀, 重者出生即出現嚴重症狀如缺氧、休克甚至夭折。

根據血液動力學結合病理生理變化, 先天性心臟病可分為發紺型或者非發紺型。

他的病因, 一般認為妊娠早期(5~8周)是胎兒心臟發育最重要的時期, 先天性心臟病發病原因很多, 遺傳因素僅占8%左右, 而占92%的絕大多數則為環境因素造成, 如婦女妊娠時服用藥物、感染病毒、環境污染、射線輻射等都會使胎兒心臟發育異常。 尤其妊娠前3個月感染風疹病毒, 會使孩子患上先天性心臟病的風險急劇增加。

預防先天性心臟病很重要, 比方說女子懷孕分娩要把握好時間, 最好在30歲之前進行, 因為30歲之後的話, 風險就會大一些。 另外, 如果母親有抽煙, 喝酒的習慣, 那麼在生孩子之前一定要戒除, 防止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