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心包膜切除手術

心包膜切除手術是治療狹窄性心包炎的一種常見的方法, 也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首先患者要需要進行良好的診斷, 確診以後, 應該儘早實施手術, 在實施手術的過程當中, 能夠及早的解除病症對於心臟的壓迫, 當然這也是一種相對較大的手術, 所以說患者在術後要加強護理, 這樣才能夠保證手術的效果。

心包膜切除術手術過程

第1步

1.體位 仰臥位, 病人不能耐受時可暫時取斜坡臥位, 麻醉之後改平臥位。

第2步

2.切口 胸骨正中切口。

第3步

3.剝除心包 在左室前側心包上作兩個牽引線, 在牽引線間十形切開增厚的心包, 直達心肌, 此時可見心肌自切口膨出。 牽引增厚的心包片, 用剪刀銳性剪開心包與心臟間的粘連, 疏鬆的粘連可鈍性剝離, 但需防止心肌撕裂。 剝離應自左室開始, 然後剝離右室流出道, 最後向整個右心室擴展, 兩側應剝至膈神經。 膈面應盡可能剝離, 使心臟能夠離開其後側的心包床。 此時心臟舒張和收縮可完全不受限制。 萬一在剝離心包時發生心肌損傷出血, 可用附近尚未切除而已剝離的心包片進行覆蓋, 縫合止血。

第4步

4.切除心包 完成全部剝離計畫之後, 才可逐一切除所剝離的心包片,

邊切除心包, 邊用電烙止血, 務求止血徹底。

第5步

5.置引流管 沖洗後, 在前縱隔置一根多側孔的軟膠管引流, 從切口下端引出, 使最低的一個側孔位於縱隔的最低位。

心包膜切除術術後護理:

1.強心治療 左室松解後即可開始使用西地蘭,

以後可口服狄高辛防止左心衰竭。

2.利尿 縮窄性心包炎病人體內常有水瀦留。 故術後需要利尿, 以減輕心臟負擔。

3.保持電解質平衡 術後應嚴格限制鈉的輸入, 除非證明有低鈉。 尿量多者需要補鉀, 以免發生低血鉀。

4.保持水的負平衡 術後要保持水的負平衡, 直到病人出現消瘦容貌或水腫及腹水完全消失, 肝臟縮小。

5.激素治療 術前曾有兩周以上正規激素治療者, 術中及術後早期均需激素治療, 持續到術後3~4日。

6.血管擴張藥 術後應觀察病人左心功能, 如有左心功能不全, 在用強心、利尿藥的同時, 可以用血管擴張藥, 以減輕後負荷, 減輕左室負擔, 有助於心臟功能的恢復。

7.證明為結核性縮窄性心包炎者, 術後應抗結核治療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