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注謝液說明書
黃芪注射液是一種既可以肌內注射又可以靜脈滴注的藥物, 有健脾利濕養心通脈的作用, 一般用於心肌炎、肝炎等疾病。 有些患者在注射了黃芪注射液之後可能會產生一些不良反應, 例如過敏、呼吸困難、腹瀉嘔吐、腎功能損害等, 所以如果有不舒服的症狀一定要跟醫生反映。 下面是黃芪注射液說明書, 大家可以詳讀。
一、成份
黃芪。 輔料為依地酸二鈉、碳酸氫鈉、甘油。
二、功能主治
益氣養元, 扶正祛邪, 養心通脈, 健脾利濕。 用於心氣虛損、血脈瘀阻之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不全及脾虛濕困之肝炎。
三、用法用量
肌內注射, 一次2~4ml, 一日1~2次。 靜脈滴注, 一次10~20ml, 一日1次, 或遵醫囑。
據文獻報導, 本品不良反應如下:
1.過敏反應:常見藥物熱、藥疹、注射部位紅腫等;罕見急性過敏反應、過敏性休克等嚴重不良反應。
2.呼吸系統:常見喉頭水腫、呼吸困難、哮喘、胸悶。
3.循環系統:偶見低血壓遲髮型靜脈炎;罕見快速心房纖顫。
4.消化系統:偶肝功能損害、嘔吐、腹瀉。
5.其他:偶見劇烈頭痛、腎功能損害;罕見溶血性貧血;有報導靜滴本品致熱原反應。
五、禁忌
1.本品有過敏反應或嚴重不良反應病史者禁用, 過敏體質者禁用。
2.本品為溫養之品, 心肝熱盛, 脾胃濕熱者禁用。
3.家族對本品有過敏史者禁用。
1.服藥期間忌食生冷食物。 忌煙酒, 濃茶。 宜進食營養豐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2.保持精神舒暢, 勞逸適度。 忌過度思慮, 避免惱怒.驚恐等不良情緒。
3.嚴格按照本品適應證使用。 黃芪補氣升陽, 易於助火, 有熱象者以及表實邪盛, 氣滯濕阻, 食積內停, 陰虛陽亢, 癰疽初起或潰後熱毒尚盛等證忌用。
4.適宜單獨使用, 不能與其他藥物在同一容器中混合使用。 謹慎聯合用藥, 如確需聯合使用其他藥物時, 應謹慎考慮與中藥注射劑的間隔時間以及藥物相互作用等問題。
5.本品是純中藥製劑, 保存不當可能影響產品品質。 發現藥液出現渾濁.沉澱、變色或瓶身有漏氣, 裂紋等現象時不能使用。 如經葡萄糖或氯化鈉注射液稀釋後出現渾濁、沉澱.變色亦不得使用。
6.務必加強全程用藥監護和安全性監測,
7.對孕婦、哺乳期婦女的安全性尚未確立, 請謹慎使用。 兒童用藥應嚴格按公斤體重計算。
8.對老人, 兒童、心臟嚴重疾患、肝腎功能異常患者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的患者應慎重使用。 如確需使用, 應減量或遵醫囑。
9.本品與氯黴素存在配伍禁忌。 本品不能與青黴素類高敏類藥物、頭孢類合併使用, 禁止與抗生素類聯合使用。
10.靜脈滴注時, 必須稀釋以後使用。 嚴格控制滴注速度和用藥劑量。 建議滴速小於40滴/分, 一般控制在15-30滴/分。 根據患者年齡、病情、體征等從低劑量開始, 緩慢滴入。 首次用藥, 宜選用小劑量, 慢速滴注。
11.輸液時可選用0.9%氯化鈉注射液(pH值接近)配伍使用,
12.禁止使用靜脈推注的方法給藥。
13.建議1個療程不宜大於2周, 堅持中病即止, 防止長期用藥。 對長期使用的在每療程間要有一定的時間間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