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美花風毛菊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拼音名】Měi Huā Fēnɡ Máo Jú

【英文名】all-grass of Beautifulflower Saussurea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美花風毛菊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aussurea ulchella Fisch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 曬乾。

【原形態】美花風毛菊 多年生草本, 高25-100cm。 根狀莖紡錘形。 莖直立, 上部分枝, 被短毛和腺點或近無毛。 基生葉和下部葉有長柄;上部葉披針形或條形, 羽狀淺裂或全緣, 有短柄或幾無柄, 兩面有短粗毛和腺點;葉片長圓形或橢圓形, 羽狀深裂或全裂, 裂片條形或披針狀條形, 長漸尖, 又分裂或有齒。 頭狀花序, 直徑10-15cm, 多數在莖枝頂端排列成密傘房狀或圓錐狀, 有長梗;總苞球形或球狀鐘形,

總苞片多層, 被疏短毛, 外層條形, 中層和內層卵形或長圓形, 先端有膜質、粉紫色、圓形具齒的附片, 糙毛狀, 內層羽毛狀。 花期7-8月, 果期8-9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灌叢、草炙子及河岸。

資源分佈:分佈于東北、華北等地。

【化學成份】全草含美花風毛菊內酯(saurin), 矢功菊素-3-O-β-D-葡萄糖甙(cyanidin-3-O-β-D-glucoside), 芸香甙(rutin), 槲皮甙(quercitrin), 芹菜素-7-O-β-D-葡萄鼠李糖甙(api-genin-7-O-β-D-glucoprhamnoside)。

【性味】味辛;苦;性寒

【功能主治】祛風;清熱;除濕;止痛。 主感冒發熱;風濕性關節炎;濕熱泄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5-10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草:有止血, 止痛解熱的功能。 用於風濕關節炎, 腹瀉等證。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