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好不好 捏捏腳踝測一測!
心臟病的發病率一直居高不下, 大多數人認為到了中老年才需要去養心、護心。 愛護心臟要從年輕時做起, 通過日常檢查身體表征, 比如捏一捏腳踝, 就可能發現疾病的潛在征兆, 達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的目的。
人的腳踝分布著淋巴管、血管、神經等重要組織, 是腳部與血液流動的重要關口, 流經靜脈回心血液。 當心臟不能好好工作時, 靜脈血液就不能順利回流, 從而會引起靜脈內壓力升高、體液漏出進入組織間隙, 具體表現為下肢水腫, 尤其是腳踝水腫癥狀。 如果水腫的同時還伴有呼吸困難、心慌、一活動就累等癥狀,那么一定要當心,
簡便的檢測方法就是用手指按壓腳踝或小腿, 手指松開后按壓部位會呈凹陷狀, 如果凹陷不能立即恢復, 須及時就醫做下肢超聲檢查。
同時, 每天不妨抽點時間做做踝關節運動, 以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 增加回心血量, 保護心臟。 具體方法是:站立旋踝, 一腳站立, 另一只腳旋轉畫圈, 雙腳交替進行, 每次10分鐘左右;交替踮腳:或者可以嘗試兩腳腳尖前的1/3腳掌著地, 其余的2/3懸空站立, 踮起腳尖, 再放下, 再踮起來再放下, 如此每天重復20次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 活動腳踝時切忌用力過大、過猛, 以防踝關節軟組織的損傷。
相關閱讀:
自測心臟年齡
有些人覺得自己還年輕,
首先靜坐5分鐘, 測得每分鐘脈搏數A;然后 連續做20個標準鞠躬(頻率適中), 測出脈搏數B;休息1分鐘, 再測脈搏數C。 將三次脈搏數相加, 用總和減去200, 再除以10, 即(A+B+C-200)/10, 得數與標準對比, 判斷心臟的健康程度。
1、得數在0~3之間, 表示心臟強壯;
2、得數在3~6之間, 說明心臟狀況良好;
3、在6~9之間, 心臟狀態一般, 多加關注;
4、在9~12之間, 心臟不是很健康, 應關注心臟問題;
5、12以上, 心臟狀況堪憂, 應盡快去醫院檢查, 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南京市第一醫院 王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