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預防秋燥 就喝這款養生湯

預防秋燥就喝這款養生湯

秋季天氣乾燥, 不少人可能會有口鼻乾燥、咽喉幹痛、乾咳少痰的症狀。 有人會把它當成感冒, 但吃了藥也不見效。 其實, 這是秋季的燥邪在作祟。

肺在五臟中屬“ 金”, 秋季在四季中也屬“ 金”, 所以燥邪致病常常傷肺。 肺主皮毛, 主氣司呼吸, 故秋季燥邪常常從口鼻、皮毛侵襲人體, 造成皮膚乾燥、咳嗽咽幹、聲音嘶啞等症狀。 症狀初起時, 通常只是感到口鼻乾燥, 此時若及時在飲食起居上注意調理, 就能遠離疾病。 下面就給大家推薦一款能緩解秋燥的養生湯。

潤肺利咽湯:玉竹、沙參各20克, 羅漢果1/8個, 陳皮1瓣, 豬展350克。 將材料洗淨, 向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煮沸, 放入上述材料, 煮1小時, 調味即可。

玉竹性平, 味甘, 清熱潤燥, 養陰生津;沙參養陰止渴, 潤肺止咳;羅漢果素有良藥佳果之稱, 其味甘性涼, 具有清肺利咽、化痰止咳、潤腸通便的功效;陳皮理氣化痰。

各物相配成湯, 能潤肺利咽, 化痰止咳, 特別適合秋燥傷肺而至的咽喉不適, 咳嗽咳痰, 也適合長期吸煙人群。 但陽虛體質, 即面色蒼白、畏寒肢冷的人要少吃。

預防秋燥要多吃這些食物

白蘿蔔

秋天多吃白蘿蔔可有效緩解秋燥。 白蘿蔔具有促進消化,

增強食欲, 加快胃腸蠕動和止咳化痰的作用。 多吃蘿蔔上下通氣不咳嗽, 而且能通便。 不妨做個白蘿蔔排骨湯來解秋乏、去秋燥。 由於蘿蔔性偏寒涼而利腸, 脾虛泄瀉的人最好少吃, 而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單純甲狀腺腫、子宮脫垂等疾病的患者切記不要吃。

銀耳

銀耳性平無毒, 既有補脾開胃的功效, 又有益氣清腸的作用, 還可以滋陰潤肺、美容養顏, 其藥用價值與人參、鹿茸齊名, 有“菌中之冠”的美稱。 歷代皇家貴族都將銀耳看作是“延年益壽之品”、“長生不老良藥”。 銀耳對秋燥造成的皮膚乾燥、瘙癢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多吃銀耳可以使皮膚變得白嫩且富有彈性。

蓮藕

中醫認為, 生藕可消瘀涼血、清煩熱、止嘔渴, 婦女產後忌食生冷惟獨不忌藕, 就是因為藕有很好的消瘀作用。 而把藕加工至熟後, 其性由涼變溫, 雖然失去了消瘀、清熱的性能, 卻變為對脾胃有益, 有養胃滋陰、益血、止瀉的功效。 藕可以涼拌吃或直接榨汁喝, 有潤肺、生津、止咳之效。

菠菜

菠菜味甘辛、性涼,

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維生素、葉酸、鐵和鉀, 具有補血止血、止渴潤腸、滋陰平肝、利五臟和通血脈的功效。 菠菜中的維生素E和硒還具有抗衰老和促進細胞生長的作用, 對大腦老化和老年癡呆具有預防的效果。 菠菜中的核黃素還能治療秋燥引起的症狀, 比如皮炎、口角潰瘍等。

梨性微寒味甘, 能生津止渴、潤燥化痰、潤腸通便等, 主要用於熱病津傷、心煩口渴、肺燥乾咳、咽幹舌燥, 或噎嗝反胃、大便幹結、飲酒過多之症。 秋天每日堅持吃兩個梨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秋燥。 梨還有清熱、鎮靜神經功效, 對於高血壓、心臟病、口渴便秘、頭暈目眩、失眠多夢患者有良好的輔助療效, 梨還是肝炎、腎臟症患者秋令的保健果品。

上一篇:滋陰潤燥吃啥好 這些食譜千萬別錯過 下一篇:補血補氣不能錯過的藥膳食療 標籤閱讀:秋季養生秋燥飲食秋季飲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