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脊髓血管畸形

文章導讀

脊髓血管畸形, 我們聽的也許不是很多, 這一現象在男性中出現的比較多, 當這一現象出現時也會有腰痛的症狀, 醫學上對脊髓血管畸形的研究也越來越多, 脊髓血管畸形表現出來的症狀也有不同的分類, 對於這脊髓血管畸形, 很多人想瞭解一下, 下面我們就通過詳細的介紹來瞭解吧。

脊髓血管畸形一般在男性中出現的比例比女性大的多, 而且一般都是在中年人中這一疾病很常見, 在胸腰段的發病很常見, 但是這一疾病的遺傳性不大, 患者要積極的去治療, 避免嚴重的後果。

1.Ⅰ型臨床表現 脊髓硬脊膜動靜脈畸形男性多於女性, 男女比例為4∶1, 病人的平均年齡為40~50歲, 病變多發于胸腰段, 沒有明顯的家族發病傾向, 人口統計資料顯示:脊髓硬脊膜動靜脈畸形可能為獲得性疾病, 這些病變可能與創傷性因素有關。

疼痛是脊髓動靜脈畸形病人最常見的症狀,

胸腰段背部或臀部的疼痛可能為其主要症狀, 有時病人可出現神經根性痛, Aminoff和Logue報告42%的病人主訴疼a痛為其主要症狀, 33%的病人有感覺障礙而非疼痛, 一些病人常常在針刺感覺降低區的鄰近有皮節分佈區感覺過敏, 有輕觸覺和位置覺的缺失。

脊髓硬膜動靜脈畸形中1/3的病人有運動功能障礙的表現, 這些病人通常有上運動神經元和與腰骶部脊髓有關的下運動神經元的混合功能障礙體征, 臀肌和腓腸肌的萎縮常合併下肢的反射亢進, 體力勞動, 長時間站立和各種俯身, 彎腰, 伸展或屈曲等姿勢加重了靜脈的充血可使症狀加重。

2.Ⅱ, Ⅲ型臨床表現 發生於硬膜內的脊髓血管畸形包括Ⅱ, Ⅲ, Ⅳ型, 其中Ⅱ型(球狀血管畸形)和Ⅲ型(未成熟型或廣泛血管畸形)位於脊髓內。

髓內病變占所有脊髓血管畸形的10%~15%, 與脊髓硬膜動靜脈畸形相比, 髓內病變在性別分佈上近似, 髓內病變也可發生于年輕病人, 國外研究報告75%的髓內病變患者年齡低於40歲, 46%的病變發生于頸段脊髓, 44%發生于胸腰段脊髓。

髓內動靜脈畸形病人的臨床表現與硬膜動靜脈畸形明顯不同, 髓內動靜脈畸形的病人常發生髓內和蛛網膜下腔出血, 可同時伴有或沒有急性神經功能障礙, 76%的病人在某一時期曾經有出血, 24%的病人因出血出現神經功能障礙, 髓內出血似乎在頸髓動靜脈畸形中更常見, 一些病人表現為進行性逐步發展的無力, 感覺障礙, 括約肌功能異常和陽萎,

常並有髓內出血, 約20%的髓內動靜脈畸形病人可發生髓內動脈瘤, 這些脊髓動脈瘤常常位於供給髓內動靜脈畸形的主要滋養血管, 病變位於中胸段的病人比病變位於其他部位的病人預後要差, 這可能與該區段側支血管少有關, 病變位於頸段的病人預後較好。

3.Ⅳ型臨床表現 Ⅳ型病變很少見, 在Barrow及其同事的報告Ⅳ型病變占該醫療中心治療的脊髓血管畸形中的17%。

Ⅳ型病變的病人通常比Ⅰ型病變病人年輕, 常在40歲以前出現症狀, 在Barrow組的研究報告中, 動靜脈血管畸形一半為Ⅳa型病變, 然而Mourier及其同事注意到63%的病人為Ⅳc型畸形, 大多數病人表現為進行性發展的脊髓病並有疼痛, 無力, 感覺和括約肌功能障礙, 或者蛛網膜下腔出血,

其分佈在男女之間沒有差別。

這些病人的脊髓功能障礙與Ⅰ型病變相似, 血管充血是由於硬膜內靜脈壓升高所致, Ⅳc型病變的壓迫作用, 顯著地影響脊髓和神經根的功能, Barrow推測這些病變中的一部分病人可能是後天發生的, 曾有幾例報告在症狀出現以前曾經歷椎管內手術和(或)顱脊柱創傷, 提示在某些病人, 其發病為後天所致, 其他病人為先天性病變。

以上對於脊髓血管畸形的介紹, 現在大家對於這一疾病應該有一些認識了, 脊髓血管畸形的患者在飲食上應該避免過多油脂的食物, 要多吃蔬菜和豆製品, 能夠補充一些所需的營養, 還應該在早期去治療, 這樣才有利於病情的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