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胃靜脈曲張怎麼治療?這些原則要遵守

胃靜脈曲張是消化內科常見疾病, 引起胃靜脈曲張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肝硬化, 嚴重的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 要及時確診治療, 治療的重點是肝病, 患者應注意休息, 飲食要保證熱量充足。

(1)休息:應有足夠的時間臥床休息, 使患者減少體力消耗, 改善肝臟迴圈, 有利於肝組織再生。 應根據病情輕重合理安排工作與生活, 病輕者可從事一般工作, 避免繁重的體力或腦力勞動, 病重者必須完全臥床。

(2)飲食:要求熱量充足、高蛋白質、高糖、低脂和維生素豐富的食物。 一般成年人每天總熱量按每公斤體重35~40kCal。 蛋白質需要量稍高於常人, 每天按1.5~2g/kg體重供給。 但要根據患者耐受情況增減, 有肝性腦病前兆的患者應限制蛋白質攝入量, 病情好轉可逐漸增加。 如蛋白質攝入量每天少於30g則阻礙肝細胞再生, 因此在減少或暫停蛋白飲食期間, 應當靜脈內輸入人血白蛋白(清蛋白),血漿或新鮮全血。 肝病患者對不同食物中的蛋白質耐受程度不一, 對乳和酪蛋白的耐受性比肉類蛋白好, 進食後產氨較少。 植物蛋白中含甲硫氨基酸、芳香氨基酸及硫醇都比較少, 可改變腸道菌群, 使之產氨降低。 糖類是體內代謝過程中提供能量的最重要來源,

也是合成糖蛋白、製備抗體、酶類和細胞構成的重要成分, 保持肝細胞內糖原的含量有利於保護肝臟的解毒功能, 故肝硬化患者需要充足的糖類, 但亦不可過多, 以免造成脂肪堆積, 甚至形成脂肪肝, 食物中脂肪一般維持30~50g/d。 肝硬化患者容易缺乏維生素A、B1、B2、C和E等, 應予補充。 此外, 鋅、錳、硒等元素均應適當供應。 肝硬化患者的飲食應當少渣細軟而容易消化, 避免粗糙堅硬, 禁忌酒類飲料。

(3)增強免疫力:可選用人血丙種球蛋白、轉移因數、免疫核糖核酸、胸腺素(胸腺肽),豬苓多糖或香菇多糖等。 保護肝臟:保肝藥物品種繁多, 效果並不確切。 通常應用維生素B族、C、E及葉酸等, 以及肌苷、葡醛內酯(肝泰樂),輔酶A和泛癸利酮(輔酶Q10)等。 為減輕肝纖維化可用秋水仙堿1mg/d, 每週用5天, 堅持5~10年, 能改善症狀, 無明顯不良反應。 也有用馬婁替酯(malotilate)獲得改善者。 中藥黃芪、當歸、柴胡、丹參、赤芍和冬蟲夏草等均有一定效果。 但必須注意長期治療中的藥物不良反應, 避免一切使肝臟受損的因素。

2.病因治療門脈高壓症患者, 如屬肝外因素引起, 只要不是致死性原發病, 如癌腫壓迫或癌栓阻塞門靜脈或肝靜脈, 則可望經內外科醫師積極協作而獲痊癒, 或將病死率降到最低。 如為肝內因素引起, 少數患者可以消除病因, 如血吸蟲病可用吡喹酮、硝硫氰胺等藥治療, 酗酒引起者應當戒酒, 而大多數門脈高壓的原因為肝炎病毒相關的肝硬化, 臨床難以消除, 一般可選用α-干擾素、阿糖腺苷、單磷酸阿糖腺苷、阿昔洛韋(無環鳥苷),聚肌胞和利巴韋林(病毒唑)等, 均可與免疫調節藥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