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小兒消化性潰瘍的治療方法

生活習慣不健康, 必然會導致各種疾病的產生, 而小兒消化性潰瘍一般還會產生連鎖反應, 所以, 治療刻不容緩。 對此下面文章就做個具體的介紹吧。

小兒消化性潰瘍治療的目的是緩解和消除症狀, 促進潰瘍癒合, 防止復發, 並預防併發症。

一、一般治療:I急性出血時, 應積極監護治療, 以防止失血性休克。 應監測生命體征如血壓、心率及末梢迴圈。 禁食同時注意補充足夠血容量, 如失血嚴重時應及時輸血。 應積極進行消化道局部止血(如噴藥、胃鏡下硬化、電凝治療)及全身止血。

應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飲食定時定量, 避免過度疲勞及精神緊張, 適當休息, 消除有害因素如避免食用刺激性、對胃粘膜有損害的食物和藥物。

二、藥物治療

原則為抑制胃酸分泌和中和胃酸, 強化粘膜防禦能力, 抗幽門螺桿菌治療。

1、抑制胃酸治療是消除侵襲因素的主要途徑。

(1)H2受體拮抗劑(H2R1):可直接抑制組織胺、阻滯乙醯膽鹼和胃泌素分泌, 達到抑酸和加速潰瘍癒合的目的。 常用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

(2)質子泵抑制劑(PPl):作用於胃粘膜壁細胞, 降低壁細胞中的H+—K+——ATP酶活性, 阻抑H+從細胞漿內轉移到胃腔而抑制胃酸分泌。 常用奧美拉唑。

(3)中和胃酸的抗酸劑:起緩解症狀和促進潰瘍癒合的作用。 常用碳酸鈣、氫氧化鋁、氫氧化鎂等。

(4)胃泌素受體阻滯劑:如丙古胺,

主要用於潰瘍病後期, 作為其它制酸藥停藥後維持治療, 以防胃酸反跳。

2、胃粘膜保護劑:

(1)硫糖鋁:在酸性胃液中與蛋白形成大分子複合物, 凝聚成糊狀物覆蓋於潰瘍表面起保護作用, 尚可增強內源性前列腺素合成, 促進潰瘍癒合。

(2)枸櫞酸鉍鉀:在酸性環境中沉澱, 與潰瘍面的蛋白質結合, 覆蓋其上, 形成一層凝固的隔離屏障。 促進前列腺素分泌, 還具抗幽門螺桿菌的作用。 本藥有導致神經系統不可逆損害和急性腎功能衰竭等副作用, 長期大劑量應用時應謹慎, 最好有血鉍監測。

(3)蒙脫石粉、麥滋林—S顆粒劑:亦有保護胃粘膜、促進潰瘍癒合的作用。

(4)米索前列醇:即前列腺素樣作用, 其作用機制可能與刺激粘液和碳酸氫鹽分泌,

或直接保護胃粘膜上皮的完整性有關。 但因其副作用臨床應用較少, 罕見兒科應用。

3、抗幽門螺桿菌治療:有Hp感染的消化性潰瘍, 需用抗菌藥物治療。 已證明奧美拉唑亦具有抑制Hp生長的作用。 由於Hp棲居部位環境的特殊性, 不易被根除, 目前多主張聯合用藥。

4、治療實施

初期治療:H2受體拮抗劑及粘膜保護劑作為首選藥物, 奧美拉唑用於年長兒及難治性潰瘍, 幽門螺桿菌陽性患兒同時進行正規的抗幽門螺桿菌治療。

維持治療:對多次復發, 症狀嚴重伴有併發症、合併危險因素如胃酸高分泌、持續服用非甾體抗炎藥、或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等的患兒, 可予H2受體拮抗劑或奧美拉唑維持治療。

(1)、正規每日小劑量治療, 以小劑量H2受體拮抗劑或洛賽克,

療程1~2年或更長。

(2)、間歇全劑量:嚴重症狀或胃鏡證實潰瘍復發時給予一療程全劑量治療。

(3)、按需要自我監護治療:當症狀復發給予短療程治療, 症狀消失後停藥。

消化性潰瘍合併大出血時應採取內科搶救措施(包括上藥止血, 內鏡下止血, 輸血等), 以防止失血性休克。

如有以下情況, 應根據個體情況考慮手術治療:失血量大, 藥物治療無效;合併有潰瘍穿孔;有幽門梗阻;或復發較頻的難治性潰瘍, 藥物療效不佳者。

隨著社會的發展, 我們也需要注重自己的身體狀況, 這種小兒消化性潰瘍, 通過上面的介紹, 我們就大概知道了。 一定注意生活細節, 保護自己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