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未發現塑膠薄膜造假紫菜

紫菜泡水後撕不爛, 是用塑膠袋做的?近來, 一則“用塑膠袋製作紫菜”的小視頻在網上熱傳, 昨日, 市網信辦聯合市食藥監局、市科協等部門闢謠, 市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本市近三年紫菜抽檢結果顯示, 目前未發現樣本中存在塑膠薄膜制假的現象。

流言披上科學的外衣, 往往會更迷惑。 “用塑膠袋製作紫菜”小視頻熱傳, 導致國內大量紫菜在超市下架, 紫菜價格也從過去每噸9萬元至10萬元跌至每噸3萬元, 紫菜生產、銷售企業損失不小。 日前, 市食品安全監控和風險評估中心針對紫菜和塑膠袋進行專題比對調研。

該中心吳燕濤博士介紹, 檢測人員分別從商場、超市、便利店、農貿市場等地隨機採集了45個紫菜樣品和3個塑膠薄膜樣品, 並利用氨基酸分析儀、紅外光譜儀、掃描電鏡等技術手段進行鑒別。 檢測分析顯示, 從外觀看, 紫菜和塑膠袋斷面微觀形貌具有明顯差異。 紫菜的斷面結構複雜, 兩側分別有兩層薄膜, 中間夾著排列整齊的一個個紫菜細胞;塑膠袋的斷面結構緻密, 只有剪切時留下的撕裂痕跡, 沒有複雜的多級結構。 從成分看, 紫菜中都檢出較高的蛋白質和氨基酸, 含量分佈比較集中, 且富集了較高的有機砷、磷和鈣元素;塑膠袋中則未檢出蛋白質和氨基酸。 “從檢測結果看, 送檢的45個紫菜樣品均未發現網傳視頻所說的用塑膠袋造假問題,

蓄意使用廢棄塑膠製成紫菜的問題應該不存在。 ”吳燕濤說。

市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近三年北京共抽檢紫菜樣品278個, 檢測了苯甲酸、山梨酸等防腐劑, 檸檬黃、日落黃等著色劑, 鉛、無機砷、甲基汞等重金屬, 多氯聯苯、亞硝酸鹽、二氧化硫、致病菌、黴菌等近30個項目。 結果顯示, 合格率為98.9%, 有三個樣品不合格, 其中兩個樣品鉛超標、一個樣品二氧化硫超標。

“謠言的載體正在從過去的圖文向短視頻進化。 ”新浪微博社區管理中心副總監尹雪賡分析, 自拍視頻通過搜索往往很難找到原始出處, 我們只能求助政府部門來做實證調查。 而像紫菜、草莓等涉及食品的謠言, 受損害的往往是廣大農民。

這部分人群為自己發聲闢謠的能力較弱, 而食品通常還有保鮮期的問題, 一旦錯過季節, 損失往往無法挽回。

在日常購買的時候該如何挑選品質好的紫菜呢?吳燕濤建議, 大家購買紫菜的時候可以先捏一捏、聞一聞, 品質好的紫菜一般是深褐色或者紫褐色, 有天然的光澤, 手感蓬鬆有彈性、沒有異味。 她提醒公眾, 如果泡發時發現水的顏色變深、變紫, 那可能真的遇到無良商家了, 這些紫菜可能是用其他海藻染色製成的。 (記者 劉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