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經常吃肉的壞處

肉類含有很多蛋白質, 這對于一些病人來說是很需要的, 但是正常的人經常吃肉的壞處卻是很多。

哈佛大學營養學系教授沃爾特·威廉也證實:動物性蛋白質的攝取量越多,

鈣質排出體外的機會就相對增加。 而現代人的日常飲食中, 蛋白質的攝取量已經太多了。 含動物性蛋白的食物主要是雞、鴨、魚、豬、牛、羊肉等肉類, 熟肉的蛋白質含量更會高達60%左右。 因此, 如果一天吃100克左右的肉, 所攝取的蛋白質就已經達到了60克左右。 而正常的蛋白質需要量為每公斤體重1克, 也就是說, 一個成年人每天的攝入量最好少于100—150克。

此外, 肉中含有的蛋白質很高, 經常吃肉的壞處就是:高動物蛋白質飲食很容易引起鈣缺乏癥。 實驗證明, 每天攝入80克動物蛋白質, 會造成37毫克的鈣流失;當蛋白質的攝入量增加到每天240克, 這時即使再補充1400毫克的鈣, 最后總的鈣流失量還是會達到每天100多毫克。

這說明, 補鈣并不能阻止由高蛋白飲食所造成的骨質流失。

酸堿平衡是主要原因

為什么高蛋白攝入會導致鈣流失呢?首先, 含硫的動物性蛋白進入人體后, 會使血液呈現酸性反應, 逼迫身體從骨質中提取鈣質來平衡酸性血液。

其次, 紅肉(豬肉、羊肉、牛肉等)中含有大量的磷酸根, 它們會在消化道中與鈣結合, 從而減少人體對鈣的吸收。

第三, 食物中的鈣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經過消化, 變成游離鈣才能被小腸吸收。 紅肉中飽和脂肪酸含量非常高, 會在胃腸道內與鈣結合, 形成不溶性脂肪, 使鈣的吸收率降低。

補鈣可以有多種方式

補鈣, 平衡膳食是基礎。 除了吃肉以外, 還有很多方式。 要常吃奶類、豆類及其制品, 以及各種瓜子、芝麻醬、蝦皮、海帶等, 這些食物中的鈣含量也非常豐富, 而且在人體中的吸收率比較高。 另外, 吃肉制品的時候, 最好不要選那些比較咸的熟食。 這類食物中鈉含量較高, 鈉通過腎臟排泄時也會帶走一定的鈣, 造成鈣流失。

經常吃肉的壞處很多, 但不吃肉也會營養不良, 合理膳食才能保持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