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胎心監護多久做一次

懷孕期間總是有很多問題需要注意, 不然怎麼說十月懷胎辛苦呢。 懷孕之後要時刻注意自己的生理變化, 也要及時進行各類檢查, 胎兒的發育應該時刻關注, 但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 很多事情是沒有經驗的, 於是就需要事先瞭解一番, 胎心監護是掌握胎兒生長發育情況的一種重要手段, 那多久檢查一次才合適呢?

胎心監護是胎心胎動宮縮圖的簡稱, 是應用胎心率電子監護儀將胎率曲線和宮縮壓力波形記下來供臨床分析的圖形。 主要用來檢查胎兒是否宮內缺氧, 懷孕34周就可以做, 一般在公立醫院在36周進行胎心監護, 如果胎心監護出現異常, 應再次複查;如果複查結果反復出現異常, 應做進一步檢測。

一般來說胎心監護有專門的評分標準, 通過胎心率基線、胎心率變異幅度、胎心率增速、胎心率減速的分數相加, 得分8分以上屬於正常。 那麼, 胎心監護得分正常但無反應怎麼回事?寶寶無反應有可能是在睡覺或者活動量比較小而已, 下面來給大家介紹。

胎心監護是懷孕晚期重要的產檢項目, 孕婦在做胎心監護時, 可以很直觀的從胎心監護圖上看到胎心率的變化, 以確保胎兒的狀態良好。

孕婦產檢做胎心監護時, 會有一套專門的評分標準, 總分為10分, 8分以上算正常, 低於8分就要做進一步的觀察和診斷了。

胎動時, 胎心率會有一過性加快。 NST通過觀察胎動時胎心率的變化, 以瞭解胎兒的儲備能力。 至少連續記錄20分鐘, 有3次以上胎動伴胎心率加速>15bpm,
持續時間>15秒稱為NST有反應型, 視為正常。 異常是胎動數與胎心率加速數少於前述情況(稱為NST可疑)或胎動時無胎心率加速(稱為NST無反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