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你有“關懷強迫症”嗎?

父母總把孩子放在自己的掌心, 孩子卻渴望一片自己的天空。

□在一次會議上聽你談到關懷強迫症這個概念, 當時有些振聾發聵的感覺, 因為這是在我們的社會中普遍存在, 給人們帶來很多痛苦, 但還沒被人們所認識的問題。 所以, 想請你再深入談談。 關懷強迫症這個詞是你發明的嗎?

■這個名稱是我起的。 可以說, 它是對英文co-dependency一個並不準確的翻譯。 這個詞的原意是交互依賴, 意思是依賴別人對自己的依賴。 說得通俗一點, 就是這樣的人喜歡關懷別人, 不去關心別人自己就難受, 而且這種關懷、關心還非要別人接受不可,

不管別人需不需要。 這種關懷, 有時是物質上的幫助、生活上的照顧, 有時體現為忠告。 總之, 他們是通過讓別人需要自己, 依賴自己, 給予別人並不需要的關懷來確立自己的人生價值, 獲得心理滿足。 就像你們所說的, 這種病態的現象在我們周圍很普遍, 為了引起人們的關注, 我就用了這麼個詞。 我對很多家長一講這個概念, 他們就和你們一樣, 覺得受到很大震動。

□關懷或者關心別人, 一直被認為是好的行為, 你把它們和強迫症連起來, 好像關懷、關心別人倒成了問題了?

■關心別人的行為一直是受社會嘉許的, 人與人之間也需要互相關心和説明。 但是, 如果一個人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關懷, 使別人依賴於自己的關懷,

這就是一種不健康的、對人與人的關係產生破壞的心理和行為問題了。

□太抽象了, 舉點例子好嗎?

■例子真是太多了。 比如我在大學裡工作, 每到新生入學, 就常看到一些家長為孩子鋪床、交費, 好像孩子自己什麼都做不了。 還有的家長, 事無巨細都要孩子向自己彙報。 本來孩子正想出去玩呢, 家長的電話就打回來了, 看你在不在家。 無形之手無時無刻不在控制孩子, 搞得孩子非常痛苦。 家長也知道不對, 可是克制不住, 這就是強迫症了。

□家長愛孩子, 才會去關心孩子, 無微不至地照顧孩子, 這還有錯嗎?

■對孩子所有的關心愛護, 有一個根本的目的, 就是希望孩子幸福。 你要愛孩子, 就要讓他將來生活得好。

你要讓他將來生活得好, 就要讓他有生活的能力, 有足夠的經驗。 要讓他有足夠的經驗, 你現在就不能剝奪他獲得經驗的機會。 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關心。 有個17歲男孩的家長說:我的孩子特別傻, 什麼都不懂, 所以我必須得替他幹。 他孩子要是出去, 不僅回來必須彙報幹了什麼, 而且家長還跟蹤孩子。 如果孩子撒謊, 整個家庭氛圍就一塌糊塗。 我對他說, 如果孩子沒有自己的獨立思想、獨立人格, 將來在社會生活中肯定是弱者, 你就毀了他。 現在, 他不依賴你, 你很痛苦;他依賴你, 他獨立不了, 他很痛苦, 二難境地。 實際在家長獲得滿足的同時, 已經害了孩子。

□有時候家長關心孩子, 是為了讓孩子少走彎路。 很多家長都認為, 我吃了這麼多苦,

我怎麼能眼見著孩子吃苦、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