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黃芪止汗效果怎麼樣

黃芪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首先可以調節氣血虛弱, 治療身體的多汗, 同時又能緩解疲勞, 治療體制乏力, 對身體的各個方面有著很好的調節效果, 用黃芪來達到止汗的效果也是不錯的, 同時還具有很好收斂的作用, 用來沖水服用, 兒童和成年人都可以吃, 但是要對症飲用。

性狀

本品為黃棕色的顆粒;味甜。

主要功效

益氣, 固表, 斂汗。

適用病症

用於氣虛不固, 多汗, 倦怠, 乏力。

現代應用

用於多汗症, 對氣虛型者尤佳。

用法用量

開水沖服, 兒童五歲以下一次20克, 一日2次;五歲至十二歲一次20克, 一日3次;成人一次40克, 一日2次。

藥性分析

方中黃芪甘溫, 入肺脾經, 益氣固表止汗, 補肺實衛, 使腠理開闔有度;補脾益氣, 使汗液疏泄正常, 故為君藥。 黨參、白術均以補脾益氣見長, 白術另可益氣止汗;五味子酸溫, 能益氣收斂、固澀止汗。 此三藥益氣固表合助君藥之力, 兼能止汗, 故為臣藥。 麻黃根和牡蠣收斂固表止汗而為佐藥。 六味合用, 本標兼得, 可收益氣固表、斂汗止汗之功。

不良反應

尚不明確。

藥品禁忌

尚不明確。

注意事項

佝僂病、結核病、甲狀腺功能亢進、更年期綜合征等患者, 服用本品同時應作病因治療。

貯藏方法

密封, 置乾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