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平時服藥的5大禁忌

拿果汁送藥

果汁、牛奶、茶水等, 可能與藥物發生相互作用, 影響療效。 藥理學家已確認, 近50種藥物會與果汁發生反應。 服藥最好用溫白水, 以保證藥效和用藥

不忌口

補鐵時, 要少吃油, 因為油脂會抑制胃酸分泌, 減少胃腸道對鐵的吸收。 服用降壓藥、抗心絞痛藥時, 忌吃含鹽高的食品。 苦味健胃藥、助消化藥, 和甜食“犯沖”。 醋是酸性調料, 最忌與鹼性藥物同服。 醬油裡含有豐富的金屬離子, 容易和四環素等抗生素結合, 形成不易被胃腸吸收的結合物。

藥片掰開吃

如果藥片有緩釋、控釋、腸溶等標示, 一定要整片服用,

這樣體內藥物濃度更平穩, 藥物作用也更持久。 若掰開來吃, 會加速藥物釋放, 使血藥濃度在短時間內升得過高, 導致危險, 同時還會縮短藥物的作用時間, 影響療效。

躺著吃

不少人還有躺著吃藥的習慣, 這種姿勢很可能使部分藥物停留在食道中溶化或附著在食道壁上, 不但影響藥物吸收, 還會刺激食管, 引起食道發炎, 甚至潰瘍。 正確的服藥姿勢應該是以正坐位置服藥。

服藥跟飯點

注明飯前(或空腹)服用藥物, 是由於食物會影響藥物吸收。 注明飯後或餐時服用, 多是因為此類藥物對消化道有刺激, 食物或可減輕這種不適, 或其中含有的脂類物質能促進藥物吸收。

一般飯前指的是在飯前0.5~1小時, 空腹指的是進餐2~4小時後。

一日3次可以安排在早上7點, 下午2~3點, 晚上10點;一日兩次則應該安排在早上7點和晚上7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