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低體溫的科學處理方法是什麼?

在很多人看來, 正常人的體溫是恒定不變的, 但事實情況不是這樣的, 其實人體每一個部位的體溫都有可能不一樣, 不僅如此, 隨著天氣的變化, 人體的溫度也會跟隨變化, 人的體溫正常值是一個範圍, 比如口腔舌下的體溫維持在36.3到37.2就是正常的, 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 有的人的體溫會明顯偏低, 這對健康肯定有危害, 這時候該如何處理呢?

第一、體溫過低的治療護理

在評估病情時首先要防止進一步散熱, 病情輕的, 患者尚意識清醒的, 可以多喝水, 並加些食鹽。 口服少量的阿托品片, 不但能止汗, 還有升高體溫的作用, 注意休息和多喝白開水。 若病人無呼吸無脈搏並且看上去已死時, 必須決定是否立即開始心肺復蘇, 若病人能快速到達醫院應開始心肺復蘇並維持之;若離權威性醫療單位有數小時之遠則對心肺復蘇有爭論, 長時間的迴圈缺乏可引起永久性腦損害即使處於深低溫情況下也可發生腦損害;但若存在未被發覺的心跳時開始心肺復蘇則可引起室性纖維顫動,

後者若不能恢復到正常心律則可致死。 體溫過低怎麼辦

因此少數專家認為若醫院就在附近可將心肺復蘇推遲到在醫院內獲液體和電解質平衡後再開始, 在轉運途中必須十分小心地護理好病人, 因劇烈的或突然的擺動可促發室性心動過速或纖維震顫, 失去知覺的體溫過低的病人不能產生足夠的熱量必須用特殊的技術從體外和體內給予保暖。 在醫院應立即采血分析血氣和電解質, 應立即將病人浸入含有45~48℃水的大浴盆中使之迅速暖和過來。

在冰水內浸泡1小時或更長的病人有可能複溫成功而不留永久性腦損害,

甚至核心體溫到達26℃的病人也可獲得恢復。 因此, 在恢復溫暖前不要過早地宣佈病人已經死亡, 兒童的恢復較常見;而成人則較少見。 在複溫過程中要特別當心, 因為血鉀和鈉可迅速發生變化。

第二、體溫過低的施救中,

三個情況要注意!

1, 當被營救的人看救護車時, 突然感到“可活了!”“勝利了!”結果, 支撐他活下去和再拼搏的信念和意志產生的精神力量突然消失, 導致腎上腺激素以及血壓驟降, 心臟停跳, 死神降臨。

2, 由於傷者處於凍傷麻痹狀態, 體溫繼續在向深層下降, 仍未脫離危險。 所以, 搶救生命十分脆弱的低溫症患者, 既要快, 更要措施得當, 否則, 將會錯過搶救機會或損傷肢體和表皮。

3, “剛義定律C”:搶救低溫症人員, 切忌其昏睡, 要喚醒他, 要不斷按摩和拍打其周身, 持續時間應等於或大於寒冷中呆的時間。

第三、體溫過低的預防保健

1、注意著裝保暖, 穿防寒服。 防寒服隔熱值高、攜帶方便, 既能防風, 又能防水, 是一種理想的防寒用具。

2、寒從腳下起。 鞋的材料要選通氣性好的, 如帆布, 皮革等, 穿橡膠與塑膠鞋, 腳在出汗以後, 易發生凍傷。 硬而緊的鞋子妨礙腳部的血液迴圈, 也易發生凍傷。 當腳趾有麻木感時(凍傷預兆), 可作踏步運動, 以促進血液迴圈。

3、經常活動按摩。 要儘量減少皮膚暴露部位,

對易於發生凍瘡的部位, 有必要經常活動或按摩。 避免接觸導熱快的物品。 如金屬與赤手或雪與臀部的接觸, 可使熱量加速喪失, 引起局部凍傷。 體溫過低加重時, 身體就難以再次自加熱, 因此須從體外加熱。 如進行體外快速加熱會促使冰冷的血液流人體內, 進一步加重病情。 可將熱體放在以下部位:腰背部, 胃部, 腋窩, 後頸, 腕部, 襠部, 這些部位血流接近體表, 可以攜帶熱量進人體內。

4、及時補充能量。 人體在寒冷環境中要維持體溫, 就必然代謝增加, 體力消耗增多, 只有增加營養物質的攝取量才能滿足人體需要。 因而高熱量的蛋白質、脂肪類的食物應該比平常增加。 酒精和水不能產熱, 寒冷時絕對不要飲酒, 飲酒雖然暫時可以造成身體發熱的感覺,但實際上酒精使血管膨脹,增加了身體的散熱,導致體力衰弱。專家提醒:絕對不要飲酒來禦寒。

飲酒雖然暫時可以造成身體發熱的感覺,但實際上酒精使血管膨脹,增加了身體的散熱,導致體力衰弱。專家提醒:絕對不要飲酒來禦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