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胖友”過雞年體重如何實現“穩中有降”?

農曆春節將至, 春茗飯局紛至遝來, 平時很多生活方式都將發生改變, 普通人都擔心“每逢佳節胖三斤”, 那麼肥胖人士, 特別是BMI嚴重超標的肥胖症患者, 又該怎麼安度春節?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減肥專家王存川副院長專門為這些人士“度身訂造”一系列健康建議, 從飲食到運動再到當今最時髦的“手術減肥”一應俱全, 讓“胖友”們雞年吃喝玩樂的同時, 體重實現“穩中有降”。

文/廣州日報記者伍君儀 通訊員張燦城

超級“大肚腩”可嘗試手術減肥

目前醫學界對肥胖症的定義是, BMI(身體品質指數)在28以上,

無論男女。 王存川舉例說, 1米70的人體重81公斤就是肥胖症, 72公斤就算超重;1米60的人體重71公斤就是肥胖症, 64公斤就算超重。 如果一眼就看得出來很胖了, BMI可能已經是30以上, 最顯著的是出現了“大肚腩”。 中國人的肥胖症特點是蘋果型肥胖(腹型肥胖), 不同於西方人的梨形肥胖(周圍型肥胖), “大腹便便的人受到的損害更大, 因為脂肪主要沉積在內臟, 他們發生脂肪肝、心臟病、腦卒中的危險比梨形肥胖者高很多。 ”

肥胖症究其原因, 一般是吃得多, 動得少, 在能量上進得多出得少。 王存川表示, 有的肥胖人士自嘲“光喝水都會長胖”, 其實是不承認或者沒意識到自己吃得很多, 又或者長期以來的飲食習慣都是大吃大喝, 只是最近比以前吃少了一些,

但還沒看到減重的效果。 這些不良生活習慣跟遺傳有一定的關係, 有的人生下來就胖, 例如體重超過4公斤的巨大兒, 其父母往往也是肥胖人士, 日後自然容易胖。 有的肥胖症是繼發性的, 常見的有內分泌紊亂, 例如服用激素後的庫欣綜合征, 患者會出現向心性肥胖;又如, 女性絕經後性激素發生顯著變化, 體型就容易發胖。 精神壓力可影響食欲, 有的人用吃東西來排解鬱悶, 體重也可暴增。

很多人覺得人到中年就註定會“發福”, 其實不一定。 王存川稱, 肥胖症可以在各個年齡發生, 始終跟生活方式密切相關。 很多人在上學的時候體育活動豐富, 身材自然“苗條”, 但工作之後若從事腦力勞動, 生活方式就發生了重大改變,

變得沒時間運動了。 特別是人到中年, 往往活動進一步減少, 如果飲食又不規律, 例如經常喝啤酒, 就難免出現“啤酒肚”。 即使是專業的運動員, 退役後訓練量大幅度下降, 也會胖成一台“冰箱”。 一般來說, 半年的暴飲暴食就可以讓一個人胖起來。

一些明星和網友的減肥故事曬出“前後對比”的照片, 十分勵志, 但肥胖症患者的節食和運動很難長期堅持。 王存川介紹說, 對於重度肥胖者, 必要時可進行手術減肥, 將胃縮小並重建胃腸道, 才能使體重得到穩定的控制, 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還可改善糖代謝。 目前, 減肥手術主要有胃旁路術和袖狀胃切除術等, 均可在腹腔鏡下完成, 創傷少且術後恢復快。

春節飲食:多喝水可加強脂肪細胞代謝

在農曆春節期間,

王存川建議肥胖人士避免大魚大肉, 少吃油膩、煎炸的食品和富含澱粉食物, 以及吃糖果、堅果等零食。 早中晚三餐宜固定時間, 每餐只吃到七分飽, 多吃蔬菜, 適量吃水果。 避免吃夜宵, 晚餐後感覺餓了可吃點水果或者喝點牛奶。 肥胖症患者每日的飲食要注意控制熱量, 一天攝入1000~1200千卡為宜, 進食前可喝一碗清湯增強飽脹感, 有利於減少食量, 特別是主食的分量。 在主食之中, 麵條的熱量偏高, 吃過後很快就餓了, 故不宜多吃。 面對滿席佳餚, 肥胖人士宜避開肥肉, 以免過量食用後誘發膽囊炎、急性胰腺炎, 嚴重時可致命。 他們可挑瘦豬肉、魚肉、雞肉等吃, 以補充蛋白為主。

王存川還建議肥胖人士每日喝水1500毫升~2000毫升(不包括食物中的水分)。

補充水分可加強脂肪細胞的代謝, 而喝水少容易導致便秘、膽結石等問題。 肥胖人士運動少, 胃腸道蠕動也比較少, 本身較容易便秘, 過年吃到一些不易消化的糯米類食品(例如腸粉)就容易出現便秘, 喝水少還會進一步加重。 喝水對肥胖人士的意義還在於取代奶茶、果汁等飲料, 減少糖分的攝入。

節慶期間喝酒過度導致酒精中毒、窒息而死亡的悲劇時有發生。 王存川提醒, 肥胖人士的肝功能較差, 更容易發生酒精蓄積中毒。 他們喝醉後意識不清, 發生誤吸嘔吐物窒息的風險也比普通人高, 有睡眠呼吸暫停者還可能憋死。 酒精含有熱量, 特別是白酒, 多喝也不利於維持體重。

因此, 肥胖人士宜戒酒, 或儘量少喝。

對於趕在春節前做了減肥手術的患者, 在手術後一個月內飲食要注意細嚼慢嚥, 不能過飽, 以免引起腹脹、腹痛、噁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 王存川指出, 他們吃得過飽可擴張手術傷口, 甚至引起胃瘺, 導致食物流到腹腔內, 引起發燒和腹痛——一旦出現這種情況要及時就醫, 接受胃腸減壓、腹腔清洗等治療。 這些患者還要戒煙戒酒, 以免吸煙誘發胃潰瘍, 以及酒精刺激胃部, 從而導致胃瘺。

春節運動:肥胖人士宜每天走6000步以上

春節期間有很多吃喝玩樂的活動, 大多是坐著進行的, 例如和親友們一起看電視、打麻將等, 有時還要熬到半夜, 結果有的人第二天白天睡到很晚還起不了床。 王存川指出, 久坐不動可導致肥胖,而熬夜令內分泌系統出現混亂和失衡,又進一步加重了肥胖症,建議過節也要維持一定水準的運動量。

肥胖人士不宜進行激烈跑步、爬樓梯等運動,因為體重會讓膝關節受不了,容易磨損半月板、誘發關節炎,產生腫脹疼痛的症狀。嚴重肥胖的患者往往心臟不好,劇烈活動容易誘發心慌、氣促,甚至導致心衰。有很多肥胖人士肺功能不好,或者有哮喘的問題,運動太劇烈可導致猝死。因此,王存川建議肥胖人士嘗試快步走,每天至少走6000步,最好能走到10000步以上。

健康利市

關注體重,講究飲食,不忘運動。春節建議每餐只吃到七分飽,多吃蔬菜,適量吃水果。

名醫簡介

王存川教授,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胃腸外科主任、普通外科主任、微創外科中心主任、大外科副主任。 久坐不動可導致肥胖,而熬夜令內分泌系統出現混亂和失衡,又進一步加重了肥胖症,建議過節也要維持一定水準的運動量。

肥胖人士不宜進行激烈跑步、爬樓梯等運動,因為體重會讓膝關節受不了,容易磨損半月板、誘發關節炎,產生腫脹疼痛的症狀。嚴重肥胖的患者往往心臟不好,劇烈活動容易誘發心慌、氣促,甚至導致心衰。有很多肥胖人士肺功能不好,或者有哮喘的問題,運動太劇烈可導致猝死。因此,王存川建議肥胖人士嘗試快步走,每天至少走6000步,最好能走到10000步以上。

健康利市

關注體重,講究飲食,不忘運動。春節建議每餐只吃到七分飽,多吃蔬菜,適量吃水果。

名醫簡介

王存川教授,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胃腸外科主任、普通外科主任、微創外科中心主任、大外科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