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肝腹水患者臨床表現有哪些?

肝腹水是屬於一種比較常見的肝臟疾病, 是由於肝臟部位發生的病變所引起的, 患有肝腹水最為明顯的表現為小腹輕微隆起, 小腹出現不適或者是疼痛, 導致呼吸急促, 下肢會出現水腫等情況, 還會導致行走困難, 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 可以服用藥物進行治療。

肝腹水的表現

小量腹水通常不引起症狀, 但大量腹水可引起腹部膨隆和不適, 出現呼吸短促, 醫生叩診時腹部呈濁音。 大量腹水致腹部緊張或突出。 某些腹水病人, 關節因水分過多而腫脹。 這是常見的肝腹水的症狀。

腹水出現前常有腹脹, 大量水使腹部膨隆、腹壁繃緊發高亮, 狀如蛙腹, 患者行走困難, 有時膈顯著抬高, 出現呼吸和臍疝。 部分患者伴有胸水, 多見於右側, 系腹水通過膈淋巴管或經瓣性開口進入胸腔所致。

非肝臟疾病如癌症、心衰、腎衰竭和結核病也可引起腹水。 肝病患者,

液體由肝、小腸表面漏出, 往往由多種原因聯合作用而致, 包括門靜脈高壓, 血管保留水分能力降低, 管理體液的激素和化學物質變化等。

治療原則

1、原發病的治療

腹水的治療方案應依原發病而定。 如結核性腹膜炎時應給予抗結核治療;對腹腔臟器穿孔引起的化膿性腹膜炎應予外科治療;對腫瘤性腹水則應根據病情給予手術切除、化療、放療或介入治療。

2、基礎治療

包括臥床休息和飲食治療。 腹水預示疾病的嚴重性。 不論何種病因所致的腹水, 都不能忽視基礎治療。

3、臥床休息

臥床休息對心、肝、腎功能的恢復都極為重要, 有利於腹水的消退。 臥床休息一方面可增加肝血流量, 降低肝代謝負荷, 促進腹水經隔膜的淋巴間隙重吸收;另一方面, 能使腎血流量增加, 改善腎灌注, 消除水鈉瀦留。

4、飲食治療

豐富的營養、足夠的熱卡對疾病的恢復是必要的。 補給內容應因病而異, 如低蛋白血症時應補充蛋白質及維生素;而對於嚴重腎功能和肝功能衰竭者, 蛋白質則應有所限制, 以碳水化合物為主;對於肝性腹水, 應有足夠熱卡, 每日保證熱量在2000Kcal以上, 以補充碳水化合物為主, 蛋白質每天1~1.2g/kg, 肝性腦病時蛋白應限制在每日0.5g/kg左右。 應補充適量脂肪。 為了減少分解代謝, 肝硬化患者應提倡兩餐之間再進食。

5.中醫治療

中醫臨床對肝腹水治療採用分型辨證施治。